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2023-02-15 16:09: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欢迎阅读!
后事之师,前车之鉴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谈《错过》主题新解





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以“错过”为题来感悟人生的杂感性议论文。作者以辩证、积极的观点,阐述对“错过”应该持有的准确态度:对于“错过”既不要麻木不仁、任之由之,也不能背上包袱,成为思想负担,解脱不掉。应以准确的态度、清醒地理解“错过”,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形成明确的方向,把握机遇,树立信心,从而避免因为“错过”而造成的“过错”。细读课文,作者认为:这仅仅一个表象的、肤浅的理解。在文中,作者实际上告诉读者另一生活哲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作者文本中先后提到三种 “错过”。即“有机会再次相遇的错过”“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和“一念之差,失之交臂的错过”。这些“错过”就犹如茫茫尘世中的“前车覆” 我们只要从前车翻到的失败中得到教训,并且做到“冷静而成熟地驾驭”“善于细细咀嚼”和“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就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就能达到“后车诫”之效果。也正如文中所讲的那样:“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和“……还能够使错过转化为掌握”。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与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很多人所获取的成功常常是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有些人虽从来都不会失败,但那些通常是胸无大志、甘愿平庸、胆小怯懦的人。他们没有追求,没有失败,但从来也没有真正的成功。所以,从失望中看见希望,从失败走向成功,这才是有志青年的必经之路。

文末作者还良言相告:“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持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但仅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有时我们把握了机遇,获得了成功,但有时我们也错过了机遇,带来了一些遗憾。实际上,错过是人生常事,我们要习惯它、品味它,但关键是不能错过人生的根本追求。“窗外的美景、奇景”能够欣赏,但不能贪恋,


只要不错过人生“最关键最美好的”追求,“碧绿的叶片”就会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所以,得失是人生的常态,人有“错过”无须大惊小怪,惴惴不安,应以平常心待之,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我们必须习惯“错过” 因为“错过”起到“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之效果。它是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滋有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e51a12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