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和子规象征着什么

2022-12-27 00:1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花和子规象征着什么》,欢迎阅读!
子规,杨花,象征,什么

杨花在古诗中象征离别,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辞源》中将“杨花”解释为“柳絮”。

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子规在古代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多借此抒发悲愁之情和人生的感叹。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 相关诗词:

一、潇潇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释义: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二、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释义:

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08e296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