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公式

2022-03-21 04: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公式》,欢迎阅读!
说明文,答题,公式,语文,初中

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公式

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是一类重要题型,对于这一类题目,除了平常的语文阅读积累之外,还需要掌握必需的答题公式。下面是整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引资料——公式: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列数字——公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3)下定义——公式: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4)举例子——公式:通过列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公式: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打比方——公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分类别——公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8)作诠释——公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对象)更通俗易懂。

9)摹状貌——公式: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10列图表——公式:直观明了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2、说明文语言

1)分析加点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①解释词语的意思;


②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③最后,总结得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公式:“××”词的意思是……,在句中使说明……(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表态:一般是不能删;

②解释: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③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④总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公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与事实不符;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性、准确性。

3)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为什么?

公式:不能替换,原文“××”词语的意思是……,而替换的“××”词语的意思只有……,如换成“××”词语,就与原文内容不相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1aaed7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