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2023-03-23 12:0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欢迎阅读!
一堂,数学课,上好,如何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我们听了一堂成功的课之后常会说这堂课上的好,哪里哪里好,有什么亮点,那么怎样的数学课才能称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呢?通过本次研修及自己平时的积累和思考,谈谈自己对此的理解。

一、什么是一节好课?

从整体上讲,一节好课,理应给听课人一个这样的感觉:一节好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文章,他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读起来使人激情四溢,品起来使人回味无穷,它不但有引人入胜的开场、欲罢不能的结尾,还有跌宕起伏、充满情节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表达一种数学教学普遍适用的理念,即用浅显的事例揭示深刻的道理、用简单的问题展示复杂的过程、用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数学、用风趣的语言描绘枯燥的概念、用特殊的实例研究出一般性的结论。

二、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1.在教材的处理上,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以达到尊重教材重组教材的平衡

教材是课标物化后的产物,所以说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尊重,实际上是课标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在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接受水平的基础上重组教材。

1)在尊重课标的基础上理解教材。《课程标准》既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2)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重组教材。

我们为什么要重组教材呢?这是因为教材往往压缩了概念的的形成过程,盖了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展过程,隐去了数学思想详细的阐述过程,精简了规律的提炼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对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和丰富内涵作深层次的探索与分析,需要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作广泛的研究与探索,需要对数学规律的理解过程作出符合学生心理的考察和构想。虽然课标教材在这个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学基础,所以教学时适当的教材重组也是必要

2.在目标的设置上,既要考虑获得知识的结果,又要考虑获得结果的,以达到 过程目标结果目标的平衡。

过程和结果是辨证统一的。就其性质来说,结果通常只涉及到认知层面,产品的形式存有,是封闭的、静态的;而过程则既涉及到认知层面,又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它以活动的形式存有,是开放的、灵活的、发展变化的,他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促动作用。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既要适当地应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又要保持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以达到探究接受两种学习方式的平衡。

探究学习比较开放,它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和独立思考,更强调过程,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这种学习方式花费的时间较多,接受性学习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学习方式无


法比拟的,但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形成爱质疑、乐探究的的心理倾向。接受性的学习和探究性的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两者的平衡。那么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些什么呢?一是要以问题串的形式推动教学。二是要即时扑捉探究的时机,这种时机主要是在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找。三是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四是在探究中也要有接受。

4.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达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平衡。

教学是一种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一方面,教学蕴含着教师的主观意趣,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师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另一方面,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过度强调前者,教学就会走向机械灌输、被动接受;过度强调后者,教学就会走向无目标的误区,演变成一种信马由缰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理应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是闻道在先,肩负着协助学生增加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责任。

一堂好的课需要我们教师做的东西很多,个人觉得更多的在于我们教师平时的学习和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25bf79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