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 《静夜思》 (人教部编版)

2022-10-23 01: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 《静夜思》 (人教部编版)》,欢迎阅读!
语文教案,下册,人教,年级,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⑧静夜思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读出古诗的节奏。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

1.过渡: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2.提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谜底:月亮)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导抓关键词来猜谜语)

3.过渡: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认读生字“夜、思”。

5.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自主读古诗,并用“ ”画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把生字放到古诗中,指名一行一行读古诗。注意正音,指导读好后鼻音的生字“床、光、望、乡”。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古诗读准、读顺 5.指名读,师生比赛,男女生比赛读。 三、创设情境,复习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同学们,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2.出示:“床、光、望、乡”4张生字卡片,同桌读后鼻音的字。 3.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齐读,读后正音。

4.“摘星星”游戏巩固识字。 四、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思、床、前、光、低、故、乡”。 (二)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笔画及格。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

1)学会观察结构:“思、前、光”是上下结构。“思”字上收下放,“前”字上疏下密,“光”字上下均等。“低”和“故”都是左右结构,“低”字左窄右宽,“故”字左右均等。 2)学会观察关键笔画:“思”字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要有弧度。“前”字的长要写得长,上扬。“光”上半部分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在横中线起笔,往上扬,竖弯钩紧贴着竖中线起笔。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生字。 2.检查朗读。

二、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想画面,说意思。

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2.交流反馈。

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字的注释,“疑:好像。举:抬。思:思念。” 3.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 4.四个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5.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明”“地上”“望”“思”要重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明月,低头//故乡。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三、创设情境,感受诗意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静夜思》乐曲。

谈话:同学们,现在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户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漫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让他快点儿回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过渡: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看图,指导学生练习说话,诗人站在窗前看到了 ,以为是 。嘴里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练习背诵第一、二两句月夜之景。是冷天才出现的,这里一个“霜”字写出了诗人在寒夜的凄冷孤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3df821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