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办法

2023-01-19 20:2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推进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办法》,欢迎阅读!
志愿服务,制度化,传承,推进,实施

推进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推动非遗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更好促进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志愿服务条例》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招募注册

(一)依托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根据实际需要,由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发布非遗传承人志愿者招募信息,根据标准和条件吸纳非遗传承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注册以居住地为标准,凡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具有志愿服务意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均可登录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志愿服务管理平台(网址:http://wf.wenhuaxiehui.com),注册并通过认证后,成为非遗传承人志愿者。当地县市区文化馆或非遗保护中心为其颁发《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志愿者证书》作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志愿服务记录的唯一标识。

(二)县(市、区)文化馆或非遗保护中心通过传承人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对非遗传承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时长、次数、服务质量进行及时、完整、准确的



1


记录,为评价和表彰激励志愿者提供依据。对经查证,确属遗漏的志愿者活动情况予以补充记录。

二、组织管理

(一)市非遗保护中心、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志愿活动信息,并组织志愿者报名,同时负责确认和记录志愿服务时间和志愿者活动表现。志愿者提前报名,或出示《潍坊市非遗传承人志愿者证》现场报名。对有安全风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发起方应提前告知志愿者并制定安全预案。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或者借用志愿服务的名义进行营利性和其他违背志愿服务宗旨的活动,否则,造成后果责任自负。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充分体现自愿原则,并保障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1志愿者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能力等条件,申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接受志愿服务培训;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

2志愿者义务:遵守有关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管理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和志愿服务团队的章程、度;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履行志愿服务承诺;不损害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主渠道作用,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日常宣传工作的管理,对重大主题、重要活动、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75904f33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