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颈之交的历史典故(精编版)

2023-01-29 17:0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刎颈之交的历史典故(精编版)》,欢迎阅读!
刎颈之交,历史典故,精编

刎颈之交的历史典故

刎颈之交指的是廉颇和相如交情,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廉颇和相如刎颈之交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成语】:刎颈之交 【拼音】:wěnjǐngzhījiāo

【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历史典故】:

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因此怀恨在心,想要报复,蔺相如知道以后,就处处避着他。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的望见廉颇的马车开过来,连忙叫人把车转到小巷子里避开,让廉颇的车先经过。随从们很不满意蔺相如这种处处忍让的行为,蔺相如解释说:现在强横的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如果我和他闹起来,秦国就可以趁机侵犯赵国了。我所以对廉将军处处避让,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廉颇十分惭愧,就脱去了上衣,背上绑着一根荆杖,步行到蔺相如的家跪着请罪,蔺相如见了,亲自为他拿掉荆杖,请他穿上衣服,两人谈得十分畅快,从此成了生死相交的好朋友。 这是一则出自史记一书的故事,司马迁在描写廉颇请罪时的情况,曾经用到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这两句话,后人就引用刎颈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1


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必须要先顾到国家的利益,忘却私人的怨恨。像蔺相如这种顾全大局,和廉颇勇于改过的行为,都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792638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