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新解

2024-02-13 11:42: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鸡肋新解》,欢迎阅读!
新解,鸡肋



鸡肋新解



鸡肋一词: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淳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结果杨修被曹所杀。

这里曹操和杨修认为的鸡肋恐怕有两个:一是被刘备夺取的汉中;一是当下的战争局面。如果说汉中是鸡肋恐怕有些不妥,我们先看看汉中的历史和在曹操统一天下中的位置。 汉中市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当时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只因汉中若失,中原震动,曹操才亲自征讨,可见汉中在曹操心中的位置。而汉中一失,曹操退兵,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三足鼎立初建,曹操统一大梦破灭。那这么看来汉中就不是曹操和杨修的鸡肋,而是当下的战争局面。

我们看是当时的战争局面 ,就不能不看曹操 来时候的架势:“骑白马金鞍,玉带锦衣;武士手执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金瓜银钺,镫棒戈矛,打日月龙凤旌旗;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队,每队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简直就是皇帝老儿的架势;再看道上:兵出潼关 又去蔡邕庄看了蔡琰夫妻,又与主簿杨修就蔡邕书曹娥碑后八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隐含的什么内容苦思冥想。从这两件事情上一看就知道曹操心思不在战争上 ,而在显摆自己,这那象赤壁之战时亲率五千轻骑直捣刘备黄龙。所以战争一打起来,一败再败。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操随口:鸡肋!鸡肋!却被杨修看破,恼羞成怒时自然的了。因为曹操当下最重要的如何保全面子,而忘记了出发时的目的 。虚荣真的害死人,杀了杨修虽然保全面子,可是为了面子被魏延射中人中,折了门牙两个,方悟杨修“鸡肋”正确,不得不下令班师。来时排场十足,走时又损兵折将,曹操的面子也大大受伤。这时候这场鸡肋般的战争对曹操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纠结。

在回到鸡肋本身。鸡肋其实就是鸡排,只是没有猪、羊、牛排上那么多肉而已。随着社会的进步,鸡的食用功能也由吃肉为主逐渐向喝汤发展。但是鸡汤里一是油脂过多,喝着油腻,还会有胆固醇升高,长期会动脉硬化;二是杀鸡一般血流不尽,汤里总有些血腥的味道,单纯用鸡肋炖汤就可以基本免除这两科弊端。我曾试 选几块新鲜的鸡肋,拿开水冒一冒,放进砂锅,再加点花椒大料、陈皮、大姜、葱段,有条件可以放点枸杞、人参、虫草之类,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然后小火慢炖,最后加点白糖和适量的盐...... 喝着鸡肋炖得鸡汤,想曹操当时喝的一定不是这样的鸡汤,否则他绝不会说出鸡肋的号令。写到






这里让想起年轻的时候,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念很盛行,当时是为了追求人的绝对自由,其实异化的核心是人的异己化,就是人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谁。曹操出发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呢?来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走着走着忘记了。 其实我们如果把人生的理想当做目的地,任何一个过程都是鸡肋,在食与弃的纠结中,能够不被表面的东西迷惑,始终知道自己到哪里去、要得到什么,那一个个的鸡肋就是到你达目的地的桥。否则你的人生就像一个个鸡肋,在食与弃的纠结中度过你充满悔意的一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c35e1ddd36a32d737581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