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的反向美学内涵浅析

2022-04-01 08:0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迟子建散文的反向美学内涵浅析》,欢迎阅读!
迟子建,反向,浅析,美学,散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迟子建散文的反向美学内涵浅析

作者:房璨

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0



迟子建散文中充满了苍凉却不失温暖、黑暗却不失光明、泥泞却不失洁净,燃烧殆尽却不失重生的反向美学。这在其散文《光与影》、《泥泞》和《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中都生动体现。《光与影》以故乡的灯火为核心,形成明与暗的强烈对比:大多的光是因了黑暗的存在而存在的。黑暗象征着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反衬了光明在黑暗中的弥足珍贵。以暗衬明,以影衬光,正是迟子建苍凉中不失温暖的反向美学。在《泥泞》中,作者爱这浑然天成的泥,是因为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以和平和勇气。者通过雪的泥泞反衬跋涉者未来路的光明,以反向思维的形式实现内心苦难的平衡。在《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中作者同样揭示了这样的哲学内涵: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文中的燃烧灰烬成为生命的养料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一种反向美学。光与影、泥泞与洁净、灰烬与重燃,迟子建散文中一对对相反意象,构成了一对对矛盾,显示了作者从死亡的结局中悟出之存在的反向哲学,彰显了作者并非从单一的视角去感受生命,而是从双重视角去透视生命的价值。

在迟子建的反向美学中,最能体现其苍凉不失温暖的莫属写雪的散文。如《雪》、《挂雪的树枝不垂泪》和《我的世界下雪了》。出生在漠河的迟子建,被称为文学上的极地之女。北极村淳朴而宁静的环境不仅生长了迟子建的玉壶冰心,更蕴育了她对不事雕琢的事物的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d1678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