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意象

2022-11-26 05: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常见意象》,欢迎阅读!
古诗词,意象,常见

古诗词常见意象

明月、夕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流水、落花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鸿雁

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 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自然是讴歌的对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凌雪傲霜坚强之意; 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王维《竹馆里》“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员稹《菊花》“荷花以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诗人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梧桐 芭蕉

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象“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


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试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因和“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借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魂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杜鹃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雪猿哀鸣。”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凄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伤感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其他 折柳:送别。离愁别绪。折梅:离别,赠送寄思。短笛:送别,思乡,寄寓思念。归雁: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西风:凄清之情,忧愁之绪。牡丹:富贵,大方。荷花:清洁高雅。兰草:高洁友谊。秋风:萧条冷落。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伤怀,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下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鞒《感恩多》

以上所举自然景物,经过历代诗人创造,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夕阳”并不凄凉,而是表现诗人激昂的情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的柳就丝毫没有惜别伤怀之意。所以具体诗歌还应具体分析。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他即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其他: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be2500b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