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园》教案1

2024-01-30 13:4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共同的家园》教案1》,欢迎阅读!
教案,共同,家园



《共同的家园》教案

—认识我们的星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家园。

2、了解并初步认识世界政区图和两半球图,知道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概况。 3、进一步培养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地球的有关资料,并准备一些有关地球的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物等图片。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地球仪。

4、了解魏格纳学说的有关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播放投影《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师导入:地球是太阳系得一颗行星,是人类的家园;在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海洋„„让学生在观看投影的同时对地球的概貌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我们的星球。 2、学生汇报收集有关古代对星球的各种传说。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4页的课文,讨论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启发学生联系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以前学习过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知识进行分析。

4、观察与演示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插图和豆博士的叙述,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发给一个地球仪,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寻找答案:地球是如何转动的;地球的上端和下端是什么;非洲和南美洲有多远;地球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教师演示地球仪正确的转动方式,并且借助地球仪让学生回答问题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5、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给动物、植物、人物和各种地理事物找家”的活动可以按照动物、植物、人物、山脉、河流等将学生分组。

学生完成后,全班一起检查贴得是否正确,教师指出错误并且纠正,然后,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地球上不仅有人类,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生命—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各种动物、植物共同的家园”






6、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对地球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但观察地球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部分,并不能看到海陆分布的全貌;为了观察和携带方便,人们绘制了世界地图。 2、阅读与探究。

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第一段课文。

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和右下方的文字。 读图要求:

(1)看看地图上面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2)找一找地图上面有哪些大洲、大洋。

3、全班交流。各小组发表读图结果。教师要保证学生能正确地说出一些基本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最大和最小的洲,最大和最小的洋,我国位于哪个我国东临哪个洋。 4、拓展学习。

投影科教片《大陆漂移说》

阅读教科书第27页的“魏格纳的胆识”一文。 5、学生交流搜集资料《五大洲名字的来历》 6、教师总结本课题的学习,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读图练习:在世界地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 2、阅读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

学生评价

就学生在教学活动和读图、识图活动中的表现和能力给予评价,并做记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29b4e9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