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设计

2023-01-11 12:1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乞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个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借助古诗这个教学素材,通过“读、议、想、说”等灵活多变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而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古诗境界,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学习目标:

1、理解“乞、霄、渡”3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织女。 一点:乞巧”为着眼点 一线:天上—人间—自己 创体验:1“乞巧” 从古乞巧—孩子乞巧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起兴趣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传统文化,你还记得有哪些?(1)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的世界,现在请打开《论语》书,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的世界。(2)古诗词词中有一部分是描写传统佳节的,我们也学了许多。 2.师出示《清明》诗歌图。师:人们祭祀祖先的节日?一起来背诗歌《清明》,清明节是,传统活动为扫墓。以前还学过一首重阳节的诗,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九又称登高节或老年节,活动有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乞巧节的诗歌,齐读课题《乞巧》

二、识字解题、指导书写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说笔画。(:“乞”一笔撇,二笔横,三笔横折弯钩,注意是弯钩不是斜钩,“巧”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提,四笔横,五笔竖折折勾。注意竖向左斜。) 2.齐读课题。

3.普通话有一个音变规律,当两个三声在一起时,前一个音读二声。“标本读变” 4.对作者林杰有多少了解?(师:这首诗的作者你知道是谁吗?)

师介绍:林杰,唐代诗人,是福建人,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还精通书法棋艺,他还被推举为神童。可惜他英年早逝,17岁就离开人世。《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下面,我们就一起领略大诗人林杰的文采。


三、一读——读音准确

1.请大家自由、大声读两遍,要求: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 2.抽生读,同桌互读,检查同桌把音读准确没有?

3. 齐读。老师发现你们读的《乞巧》这首诗当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哪两个字? “宵”“霄”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板书“宵”“霄”)中国的汉字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宵的部首是“宝盖头,宝盖头的来历是这样的。最先古人是不会造房的,他们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就只有住在树上,不过树上也逃然而蟒蛇的袭击,于是就发现了山洞更方便也更安全,我们的山洞口就演变成宝盖头了,人们越来越聪明,会建造房屋了,于是人们就用宝盖头代表房子了。(人们又一个习惯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这个宵字就是晚上的意思。)形声字,上形下声。“霄的偏旁是雨字头,雨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觉得两横就是第一横代表天,第二横代表一层云,下雨就有雨滴落下了(写四点)一般下雨就有闪电,中间一竖就代表闪电,由于下雨时有范围了,所以左右两边的竖就代表范围。同学们在写雨字头要写得匾而宽。(理识字)

还有一个生字是“渡”,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组词、注意看偏旁) 4.把生字都带到诗歌中去读一读吧。男女分读。

四、二读——读出节奏

1.现在生字都理解能区分了,你能试着把古诗读出节奏来吗?

2.能用古人读古诗的方法读吗?一二声读得轻而短,三四声读得重而长。 抽两生读(出示划了停顿符号的诗句ppt 3.师生合作,分句读。 4.分小组读。

五、三读——读出韵味

1“乞巧”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文章哪里能够找到?生:“注释”和一二小节。

2.读一二节,想一想你能读懂什么?(相机理解“七夕”“碧霄”

3.一二小节里还藏着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找出来。(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之一的的故事。神话故事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古时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于是人们就用想象的方法,用神话故事的形式去寄托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想象。谁能把这个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生讲童话故事)

:牛郎和织女非常相爱,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可惜现在被波涛汹涌的银河分开了。他们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而他们隔在河两边,每一分每秒都盼望着相见。

引读:七月初七,终于来了牛郎织女终于盼来了这一年难得的一面,读—— 盼啊盼啊,所有要说的话都融入到这首诗中,读—— 在地上的人们都仰起头,为牛郎织女一家祝福,读—— 4.被祝福的织女你了解吗?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4f632804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