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五红有哪些_端午节五红介绍

2022-06-02 22:1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五红有哪些_端午节五红介绍》,欢迎阅读!
端午节,哪些,介绍

端午节五红有哪些 _端午节五红介绍

本文是关于端午节五红有哪些 _端午节五红介绍,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 助,感谢阅读。

端午节五红介绍 端午节五红之烤鸭

鸭肉富含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营养素,每克鸭肉中 亚油酸 1.781 微克,含牛磺酸 555 微克,容易消化吸收,降低血脂,减轻血液 黏稠度,对因免疫力降低引发的糖尿病、皮肤病等有预防作用。

吃烤鸭时,佐以大葱、大蒜、黄瓜条,不仅起到平衡酸碱的作用,而且这些 食品中的维生素 C 及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提高纤维蛋白质溶解活性、帮助 消化的功能。

端午节五红之苋菜 苋菜则是“五红”中最“资深”的一种。民国时期的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 中记载,过去南京人家在端午节这一天必吃苋菜,据说可避免腹痛。

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多食苋菜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有减肥 毒,补血补气之功效。尤其是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和铁,

端午节五红之红油鸭蛋 红油鸭蛋也是“五红”中的一种。清明节前后,民间一般人家就开始忙着腌 上一批鸭蛋,因为这时“清明蛋,好当饭”。鸭蛋腌到端午,淡咸适度,正好食 用。最好的咸鸭蛋红心流油,是夏日补钙之上品。

不仅喜欢在餐桌上就着咸鸭蛋吃烫饭,过去还喜欢打上彩线络子,把咸鸭蛋 装在里面挂在小孩的胸前或者手腕上。

对儿童牙齿和骨骼的生长,以及预防贫血,均可起到促进作用,真是一道极 好的夏季时令养生蔬菜。

端午节五红之龙虾 龙虾进入“五红”的时间最短,它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登上南京人的餐桌, 慢慢取代“油爆虾”,成为“五红”中的新宠。龙虾的氨基酸组成比肉类优质, 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 8 种必需氨基酸,含有丰 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维生素C维生素D

由于龙虾体内含有的细菌、寄生虫及铅汞锰铬砷等重金属基本都在头部,所 以加


工或食用时一定要去掉头部。 清除两鳃、 细爪、虾线,刷洗虾壳也比较重要。 注意高温烹饪,时间不能少于 20 分钟。

端午节五红之雄黄酒 喝雄黄酒的习俗,与驱杀五毒有关。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 虫。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酒。 雄黄作为一种中药, 可以做解毒剂、 杀虫剂,于是古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五毒。

其实,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是较强的致癌物 质,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因此,喝雄黄酒的并不科学

端午节吃五红的由来传说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 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传说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响第一声才可以到凡间去, 所以人们都叫那个时候为惊蛰。不过有的毒物怕冷,于是,它们就约好到端午节 天气暖和后再一起去为害人间。 这五个毒物就是蛇、 蜘蛛、蝎子、蜈蚣还有壁虎。

它们在端午的时候来到了人间,刚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就听见这家里女主人 说,快吃,这是油炸的五毒。五个毒物大吃一惊,便趴到窗户上看,只见桌上 五个盘子里有红红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边吃一边说,这五毒菜真好吃。“五红 菜”看在五个毒物的眼里变成了它们的血,五个毒物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从这户 人家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去了。

以后,人们都在端午这天吃五种红颜色的菜来吓退那些有毒的动物,希望它 们不进自己的家里。于是,所谓的“五红”也成了端午节餐桌上必定菜单。

端午节吃什么好

1. 陈皮 陈皮,其实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橘子的皮,放置的时间越久,其药效越强。中 医学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

2. 苋菜 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 重者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 良药佳蔬。


3. 咸鸭蛋 吃咸鸭蛋为端午节又一食俗。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膈热、 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作用,且能有效补充人 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

4. 玫瑰蛋糕 玫瑰花微温,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活血调经、疏肝理气、平衡内分泌 等功效,对肝与胃有调理作用,并能消除疲劳、改善体质,适于春夏季节饮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ae3da6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