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0课 绿

2022-03-22 13:3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0课 绿 》,欢迎阅读!
统编,下册,教案,语文,年级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 绿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正确书写“墨水瓶、墨绿、教练、指挥”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绿”。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背诵诗歌,了解作者所描绘的不同的“绿”。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相关图片、相关的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诗歌《我爱这土地》 同学们,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

2.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齐读课题)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3.同学们,绿色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检查自学情况。

墨绿 绿 绿 绿 集中 交叉

教练 指挥 整齐 节拍

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4.生字书写指导。

5.学生朗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诗歌的节奏。

三、学习第一、二节。 出示句子: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指名读,“到处是绿的……”说明了什么?(这句话写了绿的颜色很多)

2.这么多的绿,有深有浅,文中省略号说明什么?(表示列举的颜色还有很多,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

3.这么多的绿又有什么特点呢?(黑、出奇)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发黑颜色深。出奇写颜色绿得让人无法想象。)

4.有节奏朗读,想象绿的不同颜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诗歌朗诵。

二、学习诗歌,读中悟绿。 自由朗读每小节诗歌,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反复朗读、感悟。


()学习第三节。 出示句子: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1.带着想象的翅膀朗读这一节诗歌。 2.思考:这一节诗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这一小节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绿的所在: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

3.为什么整个空间都是绿色?(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所以充满了绿色)

4.这么多、这么广的绿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绿色是希望,是生命的颜色,整个大自然一片春意盎然。)

()学习第四节。 出示诗歌: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集体朗读诗歌。思考:这一小节讲了什么?(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绿的形态?(拟人)

()学习第五节。 出示诗歌: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指名读,小组读。

2.这一节写了什么?(绿在风中飘动) 3.作者为什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绿飘动的样子?(这样形象、生动的样子,给读者带来了对绿飘动样子更大的想象空)

三、情感升华。

艾青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那么绿到底是什么呢?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四、拓展延伸。 关于绿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绿

绿的颜色

绿的所在 绿是生命 绿的形态 赞美春天 绿的飘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些词语或句子在文本中看起来很普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其深刻的内涵。文章的主旨也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词一句后,才会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激起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及向往,组内合作、分工,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或心安或兴奋或自信或胜任的愉悦,每个人的情感都可以自由流淌。

但是这节课,在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上安排不够充分,对于现代诗歌的体会上还需再下功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f6d13f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