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结构技法

2022-04-16 20:3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笔书法结构技法》,欢迎阅读!
毛笔,技法,书法,结构

毛笔书法结构技法

书法是刻苦顽强的意志和高雅乐观和情趣。从而达到启发智慧,培 养美好品德,追求完美的目的。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毛笔书法结 构技法 ,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毛笔书法结构技法资料:帖学

自五代、宋以降,碑竭书法不再为书家重视,纵有名流书碑,亦 不能形成风气,故尔五代至清书法,以帖学和墨迹为主,颇有重见江左 风流之意。考察帖学书法,魏晋为正宗,唐宋为分支,大字及榜书各成 体系。

北宋始有刻帖,官刻如《淳化阁帖》《大观帖》等,私刻如《潭 帖》《绛帖》《汝帖》等,由于时风为苏、黄、米、蔡等名家所诱导,是 以北宋有帖而尚未形成典型的帖学。靖康之变,内府珍藏尽为金人掠 走,仅很少的一部分日后见于榷场。南宋高宗多方搜讨,不遗余力,上 则魏晋名贤,下迄近人苏、黄、米等名家,积数十年所得,几坍于乃父 徽宗时,孝宗时刻成《续阁帖》。其他汇刻之佳者,如《绍兴米帖》《西 楼苏帖》《群玉堂帖》《凤墅帖》《宝晋斋法帖》等,蔚为一时壮观。元 人灭宋,内府收藏再遭劫难,前贤遗迹之佳拓亦十分罕见,遑论墨迹。 据载,赵孟頫得定武《兰亭》残本,竟于舟途之中连续作跋十三通,足 见拱璧难致。此后,元明清三代凡欲得见、得学晋唐宋人小楷和行、草 书者,非求之刻帖不可。也就是说,书法史上的帖学,导源于北宋,初 盛于南宋,光大于元明清,即使清代中晚期碑学大兴,也未能取代帖学 的正统地位。

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作为刻帖,精者下真迹一等,劣则远近失真,林林总总。刻帖所 用材料,为木、石两种。由于字小,摹刻失减原意,最难全其笔法之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cfeabd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