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报告

2023-03-11 15: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报告 》,欢迎阅读!
回收,现状,垃圾,及其,关键



20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报告 (5) 2

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报告

目前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回收效果非常差,效率不高,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垃圾回收设施分类过于简单

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垃圾桶,大多分为两类: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也有的划分为三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不管是怎样的分类,普遍存在着分类指导图例不明确或缺失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垃圾成分趋于复杂,可回收的垃圾种类也趋于复杂。一般而言,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物主要有: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织物等。如果分类过于简单,垃圾桶上仅有一个可回收的标识,很难引导人们去完全分清垃圾可回收的种类,垃圾分类带来麻烦。

1.2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比较缺乏

这是制约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分类投放需要两方面的因素配合,一方面需要有完善而细致的垃圾回收设施,另一方面需要居民有全面的分类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一一对应,真正实现垃圾完全分类回收。

1.3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不健全

1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不具很强的约束力。政策法规上的约束力是和居民个人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将合理的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写进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里,将会使垃圾投放制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个人分类投放的意识也会增强。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但是大部分涉及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偏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方面,而极少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国家也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两者都是从垃圾处理方式角度考虑的,用于给地方各级市政、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没有上升到法规上的层次,不能给予垃圾分类行为以法律约束。

1.4垃圾回收处理尚未实现全面产业化

垃圾处理不能永远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只有政企分开,将垃圾输送、分类,再到垃圾资源化输出形成一种产业化链条,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目前,只有城市环卫部门在管理垃圾,他们主要负责将垃圾从社区运送到垃圾处理站。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垃圾的资源化,垃圾分类回收的程度并不高。另外,现在一些中小城市存在很多靠捡垃圾或收购废品为生的人群,在某种程度上为垃圾资源化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只是分散在各个角落,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其贡献能力有限。

1.5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目前垃圾分类回收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的,垃圾分类回收是在____主导下由环卫部门主导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1ac50b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