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局20条经典古文

2022-04-01 16: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生格局20条经典古文》,欢迎阅读!
古文,格局,人生,经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引用自《易》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史记·赵世家》

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一千个唯唯诺诺的人,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春秋时期晋卿赵简子有位臣子,名为周舍。周舍是一位敢说真话的臣子,对赵简子的不妥之处直接指出,使其改正。赵简子也是耿直之人,颇为欣赏周舍。周舍死后,他伤心不已,感慨而出此言。有慷慨直言的诤臣立于朝,是国之大幸。不为君主的威势所摄,为君为国着想,直言敢谏。最典型的如后世唐太宗与魏征君臣之事,传为美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语,可是树下自有人踩出小路来。 李将军即西汉的名将李广,多次与匈奴作战,战功显赫。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待人宽厚真诚,富有人格魅力,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早年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休息时对工友说“苟富贵,勿相忘”,工友们笑他妄想富贵,陈胜有感而发此言。后来陈胜揭竿而起,名垂青史,成就了自己的“鸿鹄之志” 雀的眼光狭小,只有房檐附近的一片小天地,它们不能理解鸿鹄的长远眼光与广阔格局。局与眼光往往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下,比能不能做更重要的,是敢不敢想。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

功业难以成就,却很容易失败;时机很难把握住,却容易失去。 抓住时机是成就功业的关键,机遇可遇不可求。时机来时,当断则断,错失机遇,很可能就会错失建功立业之机!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列传》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上的灰尘,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抖衣服上的污物,谁要被污浊之物弄脏干净的身躯呢? 楚国君王偏听小人之言,流放屈原。屈原宁投江自尽,也不会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以求宠。世事纷杂如染缸,但做人宜有自己坚守的底线,洁身自好,保留一些做人的尊严。有所为,有所不为。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史记·儒林列传》


务必要根据符合正道的学问来发表言论,不能歪曲学问来迎合世俗! 此言是对世世代代学人敲响的警钟,正如《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一句话: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面对强大的权势,坚持自己的学说,心中的信仰不可动摇。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士会为赏识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梳妆打扮。 “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士人一个很深的情结,知音难遇,一旦有人赏识自己,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史记·魏世家》

平时看他与哪些人亲近,富有时看他与哪些人结交,显达时看他举荐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困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

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史记·平准书》

事物达到全盛时就会转衰,达到极点就会转化,质朴之后有华丽文采,这就是终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事总是如是变化。质文交互,就如西汉:汉初休养生息,武帝时文治武功臻于鼎盛。然而耗损了国力,紧接着出现平稳中正的昭宣中兴。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女子无论美丑,一入宫就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或不贤,一旦入朝为官,就易遭到怀疑。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鸣叫是悲哀的;人临死时,他所说的话也是充满善意的。 这句话是流传千古的名言,是对人性洞察之后的精准总结。人性中本就固有善良的因素,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世间的一切都将成为云烟,不再与世人有利害关系。此时,纯任善意流露。人性之常,令人感慨。

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报仇后,深知此理,便自觉隐居,以求保全余生平安。韩信临死时也曾发出“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哀叹,西汉诸位开国功臣的命运是最恰当的诠释。功成之后,要想自保,则宜“退步抽身早”

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史记·淮阴侯列传》


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稳步向前。 这是蒯通游说韩信背叛汉王时所说的话。办事坚决果断,才能成就大事;优柔寡断,则往往败事。再有才能的人,犹豫不决,没有魄力,也是明珠暗投,最终只能庸碌一生。

隐忍就功名。——《史记·伍子胥列传》

忍耐克制能成就一番功业。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在楚国被害。他流亡异乡,生活困窘,甚至以讨饭为生。但他忍受住了生活的艰难,最终破楚复仇,还在吴国助吴王成就了霸业。司马迁本人也是“隐忍就功名”的典型,他受宫刑而能忍受屈辱,在隐忍中写就了一部《史记》,传之后世。在人生路上,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波折。只要沉得住气,能忍一时之窘迫,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就有可能成就事业。

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史记·伯夷列传》

隐居之人,取舍行藏有自己的标准与尺度,这些人名声湮没而不被后人称道,着实可悲!生活在闾巷中的普通人,想磨砺品行,留名后世,如果不依附那些有名望和地位的人,怎么能留传后世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3f523a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