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2022-10-01 18:0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欢迎阅读!
北宋,书法,产生,特点,原因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我们所以称之为北宋书法韵论,因为他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反映了整个时代的书法作品评价倾向。除苏、黄、范这几位集中以“韵”论书的作者,同时代的很多书法家、理论家都曾使用“韵”来论书,以下稍举几例,略作介绍。

米芾和蔡襄是同苏、黄齐名的“宋四家”的另外两位,他们的书法作品成就前人已有定论,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各具千秋。如蔡襄言:书法惟风韵难及,虞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体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

蔡襄生年早于苏、黄,其书风比之苏、黄、米三人较少独创性,而对于继承传统用功较多,给人以端庄、中和的印象。实际上,从书法风格上看,蔡氏的书法作品更接近于晋人书风,是一派中正、祥和的风度。蔡襄之论也应早于苏、黄,可见崇晋之风自唐始入宋仍影响不衰。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钟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令展大,非古也。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子敬体,乏纤浓;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不及也。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米芾的“真趣”论是其书论的核心。从米芾的话中可以见出,所谓得真趣


就是指天真自然、不落俗套、不陷丑怪的书法作品。他对真趣的推崇和对唐代诸位大家的否定虽有过激之处,却是符合时代精神的,这同苏轼所要求的“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黄庭坚的“工拙要须其韵胜耳”何其相似。因为米芾也是同苏、黄等一起高举“崇晋抑唐,尚意贬法”的时代旗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米芾的书法文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同时代苏、黄、范的韵论是站在同一阵线的。(原文来自:北宋书法韵论研究)

后周衰微之际,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一。从公元960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这就是《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书法,是宗“二王”的。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这种辗转传刻的帖,与原迹差别就会越后越大。所以同是宗王从帖,宋人远逊唐人。所以一些评家以为帖学大行,书道就衰微了。这是宋代书法不景气的原因之一。其次如米芾《书史》所指出的“趋时贵书”也造成了宋代书法每况愈下。米芾分析说:“李宗锷主文既久,士子皆学其书。肥扁朴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趋时贵书矣。”宋室南渡之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风靡有如此者。”在这种风气笼罩之下,书法家能够按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去继承,革新的就不太多了。此宋代书法不十分景气的原因之二。总之,帖学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恶,权臣的书体为转移的情势,影响和限制了宋代书法的发展。

其著名代表书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

草书团扇

书法作品的精品,也是他书法的代表作。他的草书精意娴熟,用笔多起以侧锋,险侧跌宕而不失于露,奇趣横生而终有法度;线条极具变化之能事。由于他精于绘画,故于章法的疏密配置,构图安排,


皆能不精意处见精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草书成就,不在瘦金书以下。牡丹诗册赵佶作。瘦金体书写的行楷。纵有行而横无列,疏密大小,相映成趣。宋徽宗把楷书写成这一面目,对瘦硬的极端作了尝试,是有益的。不过由于走到了极端,后人若仅取形似,不求变化,则难有新的突破。

牡丹诗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5aa3b6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