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将铭记——赵丽华诗歌事件始末

2022-07-25 21: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终将铭记——赵丽华诗歌事件始末》,欢迎阅读!
丽华,始末,终将,铭记,诗歌



赵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是当下最具方向性和探索意义,同时也是倍受争议的著名诗人,被同行誉为“在探求诗歌感性与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毫无矫情、造作之态,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她同时也是著名的随笔作家,曾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都市女报》等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20069发端于网络的“赵丽华诗歌事件”,由于波及之广、影响之大,被媒体称为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她的诗歌风格和仿制她诗歌风格的诗歌被称为“梨花体”

历史终将铭记—— 赵丽华诗歌事件始末

1)风波乍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岑参做于唐天宝十三载(754年)的咏雪送友人之作,20069月的中国网络世界突然变为了现实。先是一个以女诗人赵丽华名字命名的网站在20068月建立,这个网站粘贴了赵丽华2002年之前的一些短诗作品,包《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等,还有些掐头去尾或打乱分行的作品,比如《张无忌》《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等,还炮制了一些伪诗,如《黄瓜诗》《谁动了我的花内裤》等,配上“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一级女诗人”的标签到处转贴。并且,竟然创立了以赵丽华名字的谐音而来的“梨花教”教派,把赵丽华封为教主。这个网站的制作者有步骤地选中最具娱乐性的天涯社区“娱乐八卦”论坛,进行几近疯狂的转贴和煽动。专栏作家韩松落恰好在这个论坛目睹并通过专栏文章《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记录下了这个事件的肇始:

913日开始,一个叫“梨花教”的ID,在天涯社区的娱乐八卦论坛,发出一个题为“在教主赵丽华的英明领导下,‘梨花教’隆重成立”的主帖,随后,在8天之内,这ID一共发出28个与赵丽华有关的主帖,至于有关回复,则是不计其数,最终使得赵丽华红遍天涯,红上新浪,并且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过三、四天时间,就制造出了“万人齐写梨花体”的壮观场面。

韩松落的文章中,对这个想置赵丽华于死地的人充满了揣测和好奇:“是什么人,么恨她、这么毒辣、这么专注,宁肯义务劳动,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也要以最恶毒的方式,让她丢人,让她现眼,让她下不来台,让她这样一个体制内的文人斯文扫地颜面丧尽贻笑大方„„怎么可能有这么坏的人?怎么可能有人在身体里容纳下这样的仇恨?” 尽管专栏作家韩松落感到不能理解,但这个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恰好与各大网站的制造热点的恶搞风气不谋而合,并被迅速夸张化、扩大化。已经淡出诗坛近两年的女诗人赵丽华,在她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一夜间竟成了网络上家喻户晓的人物,谩骂、仿写和恶搞狂潮迭起。当消息灵通的第一个记者电话采访赵丽华的时候,她正在北京密云悠闲地登山。她奇怪地问记者发生了什么事?记者急促地说很多人仿写她的诗呢!赵丽华笑了,未加思索地说:“好事啊。”接着和文友们继续登山。之后,不同记者的电话接二连三地打来,她才感到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了。

2006915号,赵丽华从北京回来,没顾上回家就急忙到工作单位上网,在记者的电话引导下打开各个网站。她惊讶地看到,她的画像和照片(其中一些还不是她的照片)被放在各大网站头版!在百度风云人物榜上,她已经排在了第二名,她前面是毛则冬,后面是胡jing滔。她晕了!


著名导演高群书在一篇叫《赵丽华的诡异和无耻的网络戏弄》的博文中,形象地描述了这个情景:(赵丽华)突然发现自己醒来后屋顶已经被揭开,那张本来应该在自己家里的床连同自己的家裸露在一个尘土飞扬的集市上,猪羊齐鸣,牛马嘶叫,头上长角的,臀后长尾巴的,膀子上长翅的,都来了。”不错,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文革”就这样发生了!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纸制媒体、广电媒体都参与进来,他们甚至来不及搞清这些照片中哪个是真实的赵丽华,这些诗歌中哪些是真实的赵丽华作品。更可笑的是,有些网站竟推出仿制赵丽华诗歌的“做诗软件”。一时间,各式各样的“软件诗歌”几天时间竟达到几十万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61587e69dc5022abea00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