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旅行

2022-08-10 00:25: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带一本书旅行》,欢迎阅读!
本书,旅行

【原题回放】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一本自己想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凸显读书与生活紧密结合、颇具意境的好题。“带一本书去旅行”,以学生曾经或即将经历的假期生活为情境,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由此树立“生活语文”的意识,感悟并体会多元化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一,审题立意是关键。文题中的“书”,应该是学生自己喜欢的书籍,是认真读过或期待阅读的书因为提示语已做了暗示:“读一本自己想读的书”“旅行”,就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在山水中寻找美、观察美、感受美。当然也可以在离家不远的公园中寻觅春天的踪迹、秋日的灿烂。甚至可以写一次心


灵之旅,把“旅行”喻为人生,把“书”比喻为知识,带着一本书去旅行,就是把理论和实践、温故和创新结合到一起,在行走中发现美,在人生之路上历练与成长。

其二,拓宽选材空间。写这道题可以选用的素材很多,祖国的名山大川、美丽的公园等都可成为笔下叙写的对象,只需我们表现出发现美的历程就可以。但要想选用新颖独特的材料,就必须在选“书”上做些文章。因为带一本与众不同的好书,可以让我们的发现与观察更有厚度、深度。若带一本旅游书,那就写它带给你的帮助或指导;若带一本休闲杂志,那就写在旅途疲惫时找到心灵的慰藉;若带着《朝花夕拾》去绍兴旅行,带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去趟兵马俑或月牙泉,甚至带着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出一趟国门等,品味艺术的盛筵,倾听历史的回声,感悟他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美丽风景背后所蕴含的生命价值,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其三,谋篇布局巧安排。构思时,书”可以成为全文的线索、点明主题的关键。“旅行”的目的是发现美、感受美,因此对“读书”与“行路”的过程要详细描写。“读书”与“行路”之间要衔接自然,


这是表现“书”对心灵的导引与升华的关键所在。还可采用段落排比、小段剪辑、反复穿插、散点铺排等形式构思;运用悬念、误会、抑扬、巧合等技巧,让文章波澜起伏。

最后,扬长避短显个性。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旅行中的读书生活与收获;可以写成散文,运用夹叙夹议手法,展现我们对美的认识;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写你对读书和行路之间关系的思考,并用古往今来人杰圣贤在“旅行”中改变自己、创造辉煌的事例进行阐述,便可以写出佳作。 【佳作示例一】

带一本书去旅行

脚蹬“安踏”,头戴遮阳帽,背起行囊,带着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骑一辆“老凤凰”,向乡村出发。开篇颇为简洁,既点明题旨,又自然引出下文。 转过曲曲折折的道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呼吸着自由而清新的空气,拥抱着绿色的大地。(一组整齐的句式,衬托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初三的时间走得太过匆忙,总喜欢这样停下自己的脚步,给心情放个假,算是一场心灵旅行吧。(点明本文的写作角度,“心灵旅行”新颖别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7b55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