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一

2023-03-14 18: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职高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一》,欢迎阅读!
职高,文言文,高一,语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

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蟹六跪而二螯。 螯:蟹脚。

夫子哂之。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躁:浮躁,不专心。 ‚求,尔何知?‛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蚓无爪牙之利 ....‚赤,尔何如?‛

C.蟹六跪而二鳌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18.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而见者远”中的“而”相同一项是( )(2分)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蟹六跪而二螯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9.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三子者出,曾后。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曰:‚夫子何哂由也?‛

20.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 )(2分)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A.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B.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14.对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专心致志,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

D.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21.翻译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3分)

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

D.如或知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16.下面对各句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 故不

A.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句) B、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

积跬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异乎三子者之撰(介宾结构后置句) D、可使有勇(判断句)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⑤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17.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

心一也。⑥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译文: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18.孔子为何说 “吾与点也”?请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5.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B.蚓无蛇鳝之穴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二)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古今基本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22题。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故不积

B.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④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心一也。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15.给文中下列字注音(2分)

锲( 驽( 爪( 穴( 16.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跬:古代的半步。


D.蟹六跪而二鳌

17.翻译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8.上文主要论证学习需要 ,并且要有

(四)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4.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则耻师焉(作名词,老师) C.而绝江河(横渡) 小学而大遗(遗忘) D.声非加疾也(快速)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15.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可怪也欤 D.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

16.找出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3分)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17.荀子和韩愈对学习的看法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对他们的观点的理解。(3分)

18.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翻译: 3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五)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4.对下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15.“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A.他 B.你 C.自己 D.其中

16.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 B.今齐地方千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7ccc1a48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