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农历二月初二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

2024-01-09 17:4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指农历二月初二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欢迎阅读!
民俗节日,初二,农历,二月,传统

指农历二月初二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



一、农历二月初二的节日由来:

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庆祝,以示敬龙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个节日相传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

二、关于“龙抬头”的谚语有很多: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蹦豆豆”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儿”……

三、农历二月初二的习俗有哪些:

1、春耕

在这一天,人们开始春耕,大家小户使用耕牛,预示着今年将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收成。 2、吃龙食

二月二的时候,会吃龙须面、炸油糕、春饼、饺子、猪头肉等食物。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所以这天的民俗吃食多带个“龙”字,如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春饼叫吃“龙鳞”。北京一带,这天多食用春饼,叫做“吃龙鳞”,比较讲究的还食用时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丝与菠菜、豆芽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时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酱,配上大葱,再夹上合菜,卷成筒状而食。

3、驱虫

二月二龙抬头往往在“惊蛰”节气前后,很多动物开始从冬眠的状态中苏醒过来,在这一天,人们要驱除害虫,会大扫除或者点亮蜡烛,照亮房梁和墙角,驱除蝎子、蜈蚣等害虫。 在北京地区民间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

4、剃头


二月初二要理发,给儿童理发,表示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表示辞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5、引田龙

我国部分地区会在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6、放龙灯

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7、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叫做“敲龙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820889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