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幼儿角色游戏的支持者

2023-04-07 03:3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教师成为幼儿角色游戏的支持者》,欢迎阅读!
支持者,幼儿,角色,成为,教师

让教师成为幼儿角色游戏的支持者

作者:徐文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4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教师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外,还需在游戏过程中给予行为上的支持,教师的支持对幼儿发展也是深远的。由于游戏是幼儿的意愿性活动,在幼儿的游戏世界里,教师如何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幼儿拓展游戏经验、提升能力,这是我们幼儿园教师教育素质的重要体现。

纵观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支持性无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材料环境的支持,另一个就是社会知识、游戏经验上的支持。

一、通过对材料的支持帮助幼儿拓展游戏、深入开展游戏

幼儿,尤其是小年龄幼儿很容易受游戏环境和材料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支持幼儿互动的游戏环境尤为重要。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发现材料投放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材料投放随游戏的发展步步深入,而不是一蹴而就。教师要善于在游戏等待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积累游戏经验;用材料催发幼儿游戏行为的产生。当幼儿在游戏中缺少材料或材料不适宜时,教师要给与支持。当幼儿在游戏中停驻不前时,教师要通过材料的调整来给与推进和引导。

当然,不同年龄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游戏水平不同,因此,在材料支持游戏发展时的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小班幼儿角色意识淡薄,对角色规范的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弱。针对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在娃娃家的墙面挂一张全家福来提示、提醒幼儿娃娃家的家庭成员有谁;或者在娃娃家门口放置一个小鞋架,小鞋架上贴有家庭成员的图符,今天游戏扮演谁,就把鞋子放在谁的图符上,这样既限定好游戏人数又帮助幼儿确认好角色;另外道具装扮也是帮助小班幼儿角色分配的另外一个好办法,它既可以帮助小班幼儿建立角色意识,又可以合理解决角色分配中的矛盾。在娃娃家里,每位成员的照片下面都挂着符合各自身份的实物标记,比如,妈妈的围裙,爸爸的领带,爷爷的眼镜,奶奶的头巾,宝宝的小帽子。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中的角色道具进行游戏。如果道具选完了,就代表这个游戏主题的角色也分配完了,幼儿可另选其它主题进行游戏。戴上符合角色身份的道具,幼儿像模像样地玩起我做爸爸,你做妈妈的游戏,逼真的道具,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角色的认识,他们的角色意识也更为明确。当游戏结束时,幼儿又将角色道具放回到相对应的头像下面,在一一对应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再次帮助幼


儿建立角色与道具之间的联系,促进其社会角色认知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幼儿从单纯的动作模仿转向对角色的行为职责感兴趣。

中班的孩子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在游戏中的动手能力和替代行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在中班期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适量的成品及半成品材料在游戏区中。例如:在超市游戏区投放收集的各种瓶瓶罐罐、空点心盒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在心店游戏中提供各种毛绒球、纸片鱼、小竹签等。这些材料经过简单制作可以做成肉串、烤鱼等各种游戏材料。这些材料的提供不仅让角色有事可做,同时灵活性也增强了许多,小厨师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进行现场加工,同时角色间的互动也增多了。简单的材料促进了孩子动手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游戏室的一角教师还可提供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孩子游戏时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东西,当孩子根据角色的需求要制作一样物品时,百宝箱就能满足他的意愿。例如:娃娃家需要一台电视机而没有时,孩子就会在百宝箱中找到一个纸盒作为替代物把它装扮成一台电视机。当他们在游戏中需要一个手机时,他们也会在百宝箱中找到一个长方形的积木替代手机。半成品材料和百宝箱中各种材料的提供满足了孩子游戏中的各种需要,推动了游戏情节的丰富和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大班孩子在游戏中较之中班孩子来说生活经验更加丰富,角色间的合作性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的能力有所发展。根据大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我们应为大班孩子创设社会性交往多一点的游戏。例如:旅行社邮局快递公司的创设。在这些游戏的环境创设上教师力求简单,主要以一些低结构的材料为主,如:提供低结构的手工纸给幼儿让他们根据需要制作宣传单、派货单、信封等,简单的材料却能让幼儿玩得乐此不疲。又如还可开设卡拉OK”宠物茶馆店面包房游戏等。接地气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更加接近生活,教师只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自制的话筒,几罐橡皮泥、几包泡茶的原材料、几个娃娃家的塑料杯,就能让大班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久而久之,游戏变成了幼儿表达情感、反映思想、认识社会的一种手段.是他们一日生活中最开心的时刻了。

二、通过分享交流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经验,拓展游戏内容

角色游戏是孩子最初接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当游戏结束时孩子们有的满足、有的尽兴、有的遗憾,有的意犹未尽,因此针对当天的游戏情况,组织幼儿集体一起分享快乐、交流心得、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角色游戏中的分享交流环节,发挥交流分享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汲取养料,积累经验,推动游戏情节地不断发展,促进幼儿多元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组织好角色游戏中的交流分享环节呢?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游戏分享环境,让幼儿愿意讲。

教师在分享讨论环节中运用亲切的语气及肢体语言来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游戏分享环境,并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给出回应,拉近与幼儿的距离,也是产生师生互动的一种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be5b0f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