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与读书

2022-04-01 19:3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买书与读书》,欢迎阅读!
读书



这段时间,老想着买书。我的书虽然不是很多,大部分还没看完,光从看书角度讲,是有用不着再买了。话虽如此,但一听到或看到有好书,总是忍不住溜上网,鬼鬼祟祟到处寻找,一心只想着金屋藏娇。

看看近来我都买了些什么书吧。先是四册的《梁实秋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列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文库”之一,九一年首版发行,我这套是九八年第十二次印刷。二十年前的书了,编得还真不错,便按图索骥,马上把周氏兄弟(散文集)一并请回府上,也是四册一套,二千多页,叠起来完全可以充当枕头用。我还真想试试,希望自己能也有江淹的福份,不论是周氏双雄还是“闲适正宗”,随便一位赠我彩笔,都终生受用不尽了。这套丛书,唯一缺点是装帧不佳,好书却没有好质量,就像女性有漂亮面孔还欠性感的身段,倍教人惋惜。唯一吸引人的是价钱便宜,每套四十到六十元不等,物超所值。

我也喜欢林语堂,丛书里也有林语堂,上下两册,但之前我已买了一套《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四大册,八十元,装帧质量要好得多,我挺喜欢。那就换套孙犁吧,三大册才三十五元。我原有孙犁的《晚华集》,是“耕堂劫后十种”第一册,小书店里原本是一整套的,我不敢肯定自己会不会喜欢,买一本先看看。孙犁一向以文笔优美著称,老成之作更加纯朴,少有刻意的渲染,却不枯瘦,是平淡中见甘醇,淡处也见深情。我喜欢。却再找不到其余九本,不知给人买了,还是给退了回去。这次就是冲着“堂劫后十种”来。丛书里,沈从文和郁达夫也是我喜欢,他们是近代写风景游记写得最好的两位,已经有了他们的散文选,就算了吧?总算和丛书分了手,最后会不会藕断丝连,我也拿不准,还有可能还会买套《胡适散文》

张中行的《负暄》三话,亦是在网上购得,一套才十五元,让我喜出望外。在书店见着《流年碎影》,足有一套《负暄》厚,要四十多元。也是十年前出版,装帧不佳,和广播丛书差不多,估计是为了降低成本;要是再版,肯定不再是这个寒碜样,书价也绝不会这样便宜。文章好,也不能太计较了,只要不散页就行。洪烛那本《永远的北京》看上去装帧还不错,没看完就散页了,才叫人讨厌。我怎么都可以忍受,只有散页难以忍受,这还能说是书吗?止庵的《六丑笔记》装帧倒是不错,就是文章太少,书太薄,让人意犹未尽。装帧佳,书又够厚,分量十足,要算《余光中集》厚厚九大册,能做一对鸳鸯枕。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出品,灰黄封面只有“余光中集”几个大字,简单而朴素。没有比文章质量是更好的设计,“余光中”三字就是金招牌,确实用不着再在封面上花太多的花巧。但印刷质量一点也不含湖,雪白的纸,亮得耀眼,而厚度适中,看着舒服,摸着更舒服,我真把它比喻成小女光滑的肌肤;完全不同广播电视出版社那套丛书,一个个大才子全成了黄面婆(纸色泛黄)用纸又薄,简直是有点面黄骨瘦又衣不遮体,十分狼狈。

于坚的《火车记》和张炜的《古船》,是从我区新华书店里请进家门的。《火车记》雪白的封面,常让我想起于坚那亮闪闪的大光头,每次总是忍俊不禁。书列入先锋文丛,还有张锐峰、李泽楷,祝勇三位,据说他们是新散文的代表和中坚,对新散文我知之甚小,在书店里捧着张锐峰,对着《数学题》看得津津有味。最后舍张锐峰选于坚,感觉张锐峰的新更多


是表面上,或说更多在文体技巧上,看多了,会觉得有些类同,但不能否认确有新颖外,颇能让人有惊艳感。于坚虽然是一位诗人,散文写得更有味道,文笔生动有趣,叙述角度往往出人意表,看他的《看病记》不笑的估计是真有点毛病。于坚的散文在形式技艺和内容意思的融洽上似乎比张锐峰更自然和无缝,更加有味更加耐读。张炜不知是不是真的身材岸伟,《古船》比常见的开版,要高过一头,宽出一肩,插在书册上如鹤立鸡群,十分突出。我不喜欢这种不符常规的版式,现在有些出版社,却特别喜欢标新立异,要与众不同,不是过高要冒出头来,就是过宽要抢着出位,便是厚得要碰着你的鼻子,总之千万百计让你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哪怕它根本不值一读,最合适的地方是废纸回收站。包装时代,质量成了次要,包装倒成了主角,也许算是时代一景。张炜的《古船》“漓江上(漓江出版社出版)船行”还算是名符其实的大船,只是粗看了一遍,但相信值得一读。

《西谛书话》《晦庵书话》《黄裳书话》分属三个不同的出版社,版式设计都不一样,放在一样,倒是天设地造,是看了止庵的《真正书话》后在网上好不容易搜来的。唐文中和,黄文恬淡,郑文稍显激越,止庵如是说。我有黄裳一本南京的游记。以前酷爱游记,黄裳这些游记写于二三十年代,现在漂漂亮亮的景点,当时却是破破烂烂,读来很有今昔之感,勾起思古之幽情。现在的游记又多又滥,真能写景漂亮,状物传神,记事有趣,是百中无一;人人游个个记,不过千人一面,张三的黄鹤楼和李四的岳阳楼没看不出差别来。正是这个原因,黄裳这本《南京》倍让我爱不释手,书的编排也漂亮,有许多精美插图,图文并茂是完全可以充当精美的导游手册,当然这样的导游手册,是太过奢侈了。他的书话,我却不太喜欢,文章写得颇为冗长,有点气闷,没有唐文的轻松可喜,也不如他的游记过瘾。但这也可能是我个人成见,是自己心静不下来,却把帐算在别人头上。《西谛书话》我还没看,只看了大半部《晦庵书话》,文章很好,但内容略显单薄。“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气息”,可见不是以读后感为主,窃以为读书记,访书记比得书记,说书记更耐读。

说到游记,小泉八云的《日本魅影》,屠格列夫的《猎人手记》,无疑是精品。小泉八云其实不是日本人,是英国人,后来加入日本藉,娶日本妻子,在日本生根,才改名小泉八云。书是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看二十世界初期的日本,秀美的日本风光,特别的民情风俗,甚至是神秘的鬼神传说,让人不解的宗教迷信,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不为心动,真的很难。这样的游记才是真正的游记,不仅仅是限于对自然风光的临摹,但自然风光又写得非常好。欧文的《见闻札记》,也是这类有名的作品,以见闻为主,穿插写些自然风光。我在《英美散文六十家》上,读过一二片断,似乎没《日本魅影》容易看进去,不知是不是译文的原故。这书网上有,怕自己不喜欢,也嫌定价偏高,就没买;可见我不是真正爱书的人,只是个锱铢必计的俗人。《猎人手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游记,也不是以打猎为主,是通过狩猎活动,记述十九世界中叶俄国的社会现实,描述地主对农奴的压逼,农民的善良淳朴,极具现实意义。书中对俄国大自然风光有着极精彩和优美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让整部书像抒情诗般优美,像风情画般迷人。我很喜欢,像这样一部非常优美,又很具现实意义的作品,很少见。歌德的《意大利游记》取用的是日记形式。歌德是大文豪,但这本《意大利游记》不是其代表作,我个人认为不如前两部。

祝勇主编的《都市记》和《历史记》是外国散文精品文库中的两册。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译文的流畅和优美,尽管每篇出自不同的译者,几乎篇篇隽永可诵,显然是经过编者精心


挑选,并非乌合之众。读外国作品,译文好坏最为重要,不少外国作品,最终让我无奈掩卷,原因便是译文的粗糙或别扭,如近期购得高健译的《伊利亚随笔感觉便不甚佳。“信,雅,达”为公认的翻译标准,但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译者不一定要创作,却不没有相当的文学养和文字能力,否则会令原著失色、走样。小说尚可迁就,诗和散文就难以原谅,后者更讲究文字美。书中收录雨果的《拿破仑葬礼》《滑铁卢古战场》,茨威格的《拜占庭的陷落》《希特勒的崛起》,李维的《罗马攻坚战》,大笔如椽,堪称雄文,如读太史公。

是好书,但对每位作者只能管中窥豹,难得全貌,不够过瘾,而且看国人的多了,特别想看一看外国的,说换换口味也行,说是想扩宽一下眼界也行,寻寻觅觅,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厚厚三大册,夏多布里昂的《墓后回忆录》更厚的三大册,不久前便进驻了我的书架,并占据了显著位置。这两套书很有名,用不着多介绍,稍对外国散文有些了解,没看过也听过。夏多布里昂的《墓后回忆录》比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早出版,购买顺序却相反,而且是《往事》给我的感觉太好,才决定把《墓后》也收藏。池莉在《熬至滴水成珠》中,说自己非常喜欢《往事与随想》,一读再读,不能释手。池莉不是我喜欢的作家,却被她这种感情深深感染和打动,突然也很想很想看《往事与随想》连自己也惊诧会突然涌上这么强烈的渴望。一见到《往事与随想》就马上喜欢上,似乎真有点一见钟情的意味。装帧和设计我很喜欢,白色封面,上面是作者的手稿和相片,红色书脊非常醒目,简朴大方又显庄严感;书的厚薄也适中,整洁美观,让人感觉十分舒服。《墓后》便逊色多了,且书太厚,若是分成四册更适中,人民文学出版社明显比花城出版社更用心。

买《往事与随想》,还有一个原因,看了太多的抒情文,仿佛人也变得空虚和浮浅,精神与灵感日渐枯竭,于是想看些记人记事的文章,我需要充实感,我需要朴实感,我需要厚实感。记人记事,最好是看小说,但我偏爱散文,总觉得虚构的小说,以情节支撑,人物尤其人物的内心,隐藏在种种表象上,远没有散文的真诚和直接,因为散文是真诚的文体,是心灵的独语,所以更容易打动人,更容易引起共鸣。但一开始,自己又说不清想看哪些记人记事的文章,却总不满意一般记人叙事的欠力度和精神,我充满饿渴感,却总是得不满足。直到我读到《往事与随想》我才找到我想要的感觉。我喜欢它,现在才读了百来页,不想说啥,我只能告诉你,这绝对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读的好书。我突然很有信心:《墓后》我也会喜欢!

《往事与随想》,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十五元,项星耀译。《墓后回忆录》,花城出版社,九十八元,程依荣译(我以上所说的价钱,全是网上购书价,不是原书标价)

2008-05-2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ddbfa24e009581b6ad9eb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