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作文诗歌除外

2022-10-12 04: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写作文诗歌除外》,欢迎阅读!
除外,诗歌,作文,为什么

为什么写作文诗歌除外

首先,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自由多样,已经没有了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不像古诗,尤其是律诗,有严格的声律音韵要求。

所以,写诗歌是很难评价的。其次,对学生而言,有的人可能有点写诗的天赋,能够写出较好的诗歌来,有的人就不行。

为了统一和公平,让每个人都有发挥的空间,所以不要求写诗歌。第三,诗歌中有的意象非常朦胧,非常模糊,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且诗歌的跳跃性极大。 同一首诗,有的人对其推崇备至,高度评价,有的人会认为胡言乱语,毫无是处,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文体不可能允许在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的作文中出现。 阅卷这一特定场景中,相较其他文体而言,诗歌传达的信息太过容易缺失。 分点论述。一、音乐性从诗歌名称中的“歌”字便不难知道,诗歌与音乐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至于,设若一篇文字,被告知它是诗歌,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检查是否押韵。古典诗词不必我言,《集异记》中记载过“旗亭画壁”的故事,在此不妨摘录一节。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 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三人旗亭小饮,约定以歌女唱他们的诗歌数量作为标准,一较高下。最后王昌龄被唱了两首诗,但最漂亮的歌女唱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故事真实性确实存疑,但至少反映唐诗入乐的事实。此前的楚辞,此后的宋词、元曲等等,如此种种,无不以歌乐为伍。

而现代诗,诚然没有固定的押韵要求,但绝大多数的诗歌,仍然呈现出对韵律的追求。不押韵的现代诗不是没有,试举夏宇的一首诗歌,《甜蜜的复仇》。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最后两句用韵相同暂且不计,但其中蕴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我想诸君也可以体会到。如若剥除诗歌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不得不怀疑,彼时是否还能称其为诗歌。


而体会一首诗歌音乐性最简单的方法,无非是亲口阅读。朗读也罢,默读也罢,只要逐字碾过,自然多少能体会形容诗歌的“朗朗上口”并非一句虚言。

高考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只花费数十秒,真能有充足的时间容允教师逐字阅读么?如若不然,“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一眼扫过这句,诸君心中又能起几分波澜?阅卷时,这种判若云泥,对于作文是诗歌的考生,是否不公?二、陌生化如果细细体会,有些语句,当真漂亮。每个手凉的女孩子都是折翅的天使。 比喻不漂亮吗?漂亮。情感不细腻吗?细腻。

单单是因为,人人网、QQ空间、微博上,见得太多太多,脑袋,将它如“王二狗”一般,作一个普普通通的词组,生生忽略(甚至厌恶)罢了。西湖好看,可西湖边有小摊,摊主闲下来玩手机,也不看西湖一眼。

故宫大气,但故宫旁有售票点,售票员闲下来,翻手里的报纸杂志,也不看故宫一眼。诸君厌恶的居住地,若去细细寻寻,当真没有半分好处?我不信。 而人喜爱新鲜的旅游景点,很大原因,是因为它们陌生。语言亦然。

知乎上,见到过一些提问。问,“日本动漫的声优配音为什么比国产动漫声优听起来带感?”问,“为什么外国地名听起来更高大上?”不信?蚌作珠蚌解,埠为码头之意。 那么,“蚌埠”与“珍珠港”,两个地名,试问诸君,第一感觉谁更有意境?因此,一首好诗,必然多少需要在僵化的语言上拆开一角,让我们窥见陌生风景。最有名的,老杜诗句,“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实际上,是“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的改装。闲暇时,自然有许多时间足够一一拆解。

但放到阅卷,几十秒功夫,看到陌生化的句子,教师是否会将它们判作病句,却是存疑。三、浓缩性如诸君所知,诗歌必论简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杯子是金杯还是玉杯?明月是满月还是弦月?坐的是石凳还是木凳?如此种种。

不说。诗歌只将它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勾勒出来,余下的留白,供读者自己想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几十秒的功夫,阅卷老师便能将裹在“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情感掏得一干二净。无论诸君怎样认为,私以为不大可能。

何况,还有典故。如果写诗的人喜爱掉书袋,那么几十秒刷一首诗的要求,更为头疼。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庄生梦蝶、望帝成鹃、鲛人泣珠、暖玉生烟。这些典故,若非因为李商隐,又有几多人知道呢。

金人、蓝桥、阮郎、鸾胶、舞镜、紫玉、萧史、黄衫客,等等等等。各类典故,谁能保证,阅卷老师全部都一清二楚。

比起速溶咖啡般的记叙文,诗歌像是一把咖啡豆,几十秒的时间里,阅卷老师大汗淋漓地研磨冲泡,恐怕过于仓促。四、其他原因1.古典诗词的格律,不要说高中学生,部分老师可能自身也不大清楚。

2.如果写律诗或绝句,数十字,给分时,与其他作文,几乎无法进行参照比对,写长诗,对学生来说,有些苛求了。所以,高考作文写诗歌,也许对于阅卷老师和考生,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与诗人互动的环节,台下有很多学生举手提问,有一位同学向台上的各位嘉宾提出问题,在当下的高考体制下,高考作文写作要求说明“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既然文体不限,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写诗歌?”

特级教师、作家王栋生解答说,不以分数来判定诗歌写得好与坏其实是对诗歌的一种保护。高考作文字数一般要求在800字左右,每行20个字需要40行左右,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诗歌篇幅以行来看,不以字来看。现代诗风格多样,在一些诗歌当中,一句话就会分成两三行。还有一些五言、七言的古诗词篇幅短,字数远达不到高考写作要求。 王栋生说,在历届高考当中,也有学生在高考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要求下还是写了诗歌,阅卷组的老师在对其诗歌阅读商讨后还是给他打了分数,如果考生在高考中诗兴大发,高考作文写诗歌有风险,但也不是毫无希望的。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023a44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