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词角度探究中国民间舞风格

2022-04-16 12:1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古诗词角度探究中国民间舞风格》,欢迎阅读!
民间舞,古诗词,探究,中国,角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古诗词角度探究中国民间舞风格

作者:陶淑荣

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21

摘要:从古诗词角度出发,在文学描述的内容里略窥一二,通过梳理具有典型遗憾的诗篇,探讨诗词与舞蹈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古诗词对民间舞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以及作为当代舞者可从古诗词中吸收很多营养,借鉴其灵感还大有作为。 关键词:民间舞 古诗词 传统价值

中国的古诗词是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葩,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们在其中抒发对生活的见解、表达丰富的情感以及孜孜不倦的阐释对美的追求。其中,有大量篇章中具有关于中国民间舞蹈的内容,关于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及影响,我们可从中探究出许多有价值的答案。

一、民间舞蹈在古诗词中的表现特点 (一) 舞蹈是诗词的内容

在古诗词的内容表达里,舞蹈和舞者通常是被歌颂的对象,加以诗意化的描述而得以被感知,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有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胡旋女》等,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很多对于舞蹈艺术诗意化、夸张化的描写,从而了解古时人们的舞蹈动作、舞者衣着、表演题材和舞蹈风格;

(二) 舞蹈是诗词的介质

是在艺术形式的整合上,通过音乐介质,将诗词、音乐、舞蹈形成和谐的整体,将诗词入曲演唱,舞者和曲而舞,诗词借此传播,形成连贯的剧目或成熟的戏剧被赏析。这在唐朝之后的,伴随着戏曲艺术成熟起来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在元曲唱词里都具有诗词的韵律和特点。 (三)舞蹈和诗词的同源性

《毛诗大序》对汉语言中最早的诗词总集《诗经》有过这样的描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民间舞蹈在古诗词内容中的具体风格

本文以唐为界定,分别探讨在唐之前、在唐朝以及在唐之后的三个时期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193c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