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忆江南》诗歌赏析

2022-03-25 16:0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忆江南》诗歌赏析》,欢迎阅读!
池上,古原,江南,送别,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忆江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这三首诗。 2、赏析这三首诗:1)理解诗意,体会意境;2)感悟情感和哲理;3)品味语言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此诗是应考的习作。 【课堂助学】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

1、生自渎,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教师范读诗歌。 3、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池上》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表达了诗人对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形象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三)《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作者对江南春色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 四、品味语言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1、“一岁一枯荣”中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

2、三、四两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寓意深刻。



1


3、“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4、最后两句诗: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借景抒情,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二)《池上》

1、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2、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的情态。 “不解道出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 (三)《忆江南》

1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2、三、四两句对江南之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3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课堂助学】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1、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寓意深刻。 2、说说“侵”“接”用得好在哪里? “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3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借景抒情,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二)《池上》

1、赏析两个“小”字。

小娃撑小艇,两个字,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想象余地,同时,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3、赏析不解藏踪迹

诗人极会运笔,他不写小孩如何被发现,而是写一池萍间留下了长长的一道开口,这句诗写尽小童顽皮、纯真的情态。“不解”道出一小娃的识浅、天真、淘气。 (三)《忆江南》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透过一个“好“字,看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 2、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对江南之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3能不忆江南一句有何作用? 收束全词,既突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1f415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