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不同地域的住房建筑文化特色

2022-07-20 17: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唐诗》中不同地域的住房建筑文化特色》,欢迎阅读!
全唐诗,地域,住房,不同,特色

《全唐诗》中不同地域的住房建筑文化特色

摘要:翻检《全唐诗》语料库中的住房建筑可知,南北方的住房建筑,在材质使用、格局构成、庭院装饰等方面迥然有别。文章以《全唐诗》为切入点,引用诸多唐人诗歌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阐释特色鲜明的南北两地的住房建筑文化。亦可为如火如荼的唐代诗歌提供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甚或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启迪。

关键词:全唐诗;南北地域;住房建筑;文化特色; (一)北方的住房建筑文化特色

我国北方地区多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住房建筑材料多为石质建筑。《全唐诗》中有24处写到石质建筑。如齐己的诗:他年舍此归何处,青壁红霞裹石房。《夏日城中作二首》再如贯休的诗: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书无相道人庵》也有用砖或黏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如储光羲的诗:合砖起花台,折草成玉节。《题应圣观》赵惠宗用形为灰土,神为仙居来描述。《遗简诗》

北方各地的住房建筑大都强调向阳,这体现出敦厚的建筑特征,同时也反映出纯朴的民风。柳宗元写到: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更有权德舆的赞叹: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杂兴五首》北方的宅院也是一大特色,普遍采用轴线对称分布,院中为中轴线,中轴线以北为正房,左右两边为东西厢房,正房以坐北朝南为贵,年长者住上房,子女们依辈份高低分配住房,形成明显的上下、长幼的伦常秩序,这暗合了尊长的宗法观念,这一说法在《全唐诗》中也有叙述。吴士矩有诗云:尊前数片朝云在,不许冯公仔细看。《饮后献时相》张彪亦有诗云:愿为王母桃,千岁奉至尊。《敕移橘栽》两人的诗句都体现出对于长辈崇高的敬意。除此之外,院中的植被也是有特点的。由于北方年降水量不大,因此院中以松树、柏树居多,宋之问的: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题张老松树》王维的: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新秦郡松树歌》这些都是对其的赞美,表现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总之,北方的住房建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以对称为美,以整体为美,融入了大自然的元素,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二)南方的住房建筑文化特色

我国南方地区多属热带、亚热带地区,住房建筑材料多为竹竿及其枝叶。《全唐诗》中有9处写到这种材质,如杨巨源的诗:香渡传蕉扇,妆成上竹楼。《胡姬词》再如温庭筠的诗: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初秋寄友人》也有用木质材料搭建房屋的,李贺的《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中就有一句: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这里的木窗是木头所制,再和其它部分组合,从而构造出一个木质的房子。

相较北方而言,南方一般日照充足,且酷热多雨。因此房屋总体上为单元结构的民居组合形式。如我国西南彝族、傣族的民居,贾岛曾在诗中写到:花木三层寺,烟波五相楼。《送刘知新往襄阳》白居易在写友人新居时赞曰: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三层建筑通常最顶层住人,第二层作为储存室,最底层用作畜圈,这样的建筑形式体现出等级制的文化观念。 我国南方的住房建筑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傍水而筑。皮日休在诗中说到:石衣如发小溪清,溪上柴门架树成。《李处士郊居》从诗中简单的几个字,如溪上柴门,就可以看出居所处于小溪的旁边,门前时时可以听到潺潺的


流水声,这是一种天然的境界,同时也暗合了中国建筑强调天人合一就地取的特征。

相较北方来讲,南方院中的植被也是有特点的,因南方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大于北方,故院中草木品种盛多,四季繁花似锦,呈现出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陆弘休在《和訾家洲宴游》中云:新春蕊绽訾家洲,信是南方最胜游。” “莺声暗逐歌声艳,花态还随舞态羞。院中除了植被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亭台楼阁,这在《全唐诗》中也有提及。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殷尧藩《喜雨》)玉树琼筵映彩霞,澄虚楼阁似仙家。(周繇《和段成式》)给人一种灵秀幽雅之感。

综上所述,南北方由于气候、降水量等自然因素的不同,造成住房建筑方面各有千秋。从建筑材料、房屋布局,再到院中植被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展现出人合一尊长崇尚自然等多种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二版[M].

[2]南溪.北方传统民居庭院景观设计特点及文化延伸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73):164-165.

[3]于奇,王春亮.不同地域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景观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45):41-44.

[4]胡蓉.论南北地域文化差异[J].大舞台,20122):289-289.

[5]朱明慧,施木田.论南北方园林文化差异[J].北京农业,201511.

[6]淦凌霞.南北地域差异视阀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比较[J].惠州学院学报,2014345):115-118.

[7]刘新迎.南北方建筑差异及其宜居形式[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07):200-201.

[8]蔡国相.南北文化差异及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84-89.

[9]陈洪.浅论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37-40. 作者简介:

李姣姣,1996-7 女,汉族,乌兰察布市,现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主要研 究与语文教育相关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38b47d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