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豕涉河文言文翻译

2023-05-10 08:04: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豕涉河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翻译

三豕涉河文言文原文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三豕涉河文言文翻译

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典故

《孔子家语》载:子夏(即卜商,孔子的.学生)到晋国去,经过魏国,听见有人在读历史,说是“晋师伐秦,三豕涉河。”子夏听了,说道:“不对,怎么晋国军队有三只猪渡河呢?恐怕不是什么‘三豕涉河’,而是‘己亥涉河’吧?”到了晋国,一问,果然是“晋师己亥涉河”。

分析

古人用“天干”(即甲、乙、丙、丁……等十干)和“地支”(即子、丑、寅、卯……等十二支),顺序搭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来记日。上述“己亥”二字。也就是记的某一个日子。“晋师己亥涉河”就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一天度过黄河。只因“己亥”二字的古文写法和“三豕”很相像,读者于是弄错了,闹了这个笑话。

原因

在甲骨文中,“三”字和“己”字的字形和简体字一样,只是因为在当写在竹简或兽骨上时,竖划容易和材质的纹理混淆或有时写到边沿,所以发生这样的错误。后人吸取了这一教训,宋体字的竖划因此比横划粗。

至于“豕”和“亥”就比较复杂了。(见上图)在小篆中,“豕”是“象毛足而后有尾者”(《说文解字》);而“亥”字是“二首六


身”(《左传》)。但在金文中,两字就差不多了。这也许是十二生肖中猪(豕)配亥的缘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3989f5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