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练笔”训练的策略

2022-08-08 15: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练笔”训练的策略》,欢迎阅读!
练笔,策略,训练,谈”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练笔"训练的策略

作者:李聪娜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5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070-01

"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学写一些小片断、小短文,是充分挖掘课文中可供练笔的训练点进行的一种小的习作训练。好的练笔既充实了阅读教学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选择恰当的着笔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笔活动,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强化和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小练笔训练。

1.精彩语言巧仿写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给出榜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高得多。儿童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精彩语言,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咀嚼",然后再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抓手",让学生进行借鉴、仿写。

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篇短文,有一段描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精彩语言片段,生动地表现出了两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认真品读这段话,体会作者怎样是抓住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时的动作、心理活动来表现两个孩子各自的性格特点的。再引导学生仿照这种写法特点,抓住班上自己最熟悉的一两位同学的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小练笔。写完后读给大家听,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不仅写得精彩,而且猜得起劲,评得更是到位。

小学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很多,只要教师留心寻找,都能找到精彩的语言训练点。通过这样不断的语言仿写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的习作能力、表达能力都会不断得以提升。 2.悬念结尾能续写

我们的语文课本里面,很多课文的结尾都留有余地,让学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以继续或有新的发展。对于这样的地方,教师要教会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起点,通过合理想象,把这些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3e710e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