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读后感

2022-04-22 05:0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朱子家训读后感》,欢迎阅读!
朱子,家训,读后感

平淡朴实,至真至诚

——《朱子家训》读后感



寒假拜读《朱子家训》不禁有感而发:平淡朴实,至真至诚。

《朱子家训》为明末理学家朱用纯所做,因为其韵律朗朗上口,道理显浅易懂,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朱子家训》帮助我们养成正确的时间观念。“黎明即起“起”与“息”的时间规范一天的行为,并通过每日不懈地实践使之内化为一种良好的作息习惯。《朱子家训》帮助我们养成重整洁的日常习惯。“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家训》就是从每天的起床、吃饭、清扫开始,在细微的小事中端正一个人的品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的饮食起居,就能成就明天的事业。科学的生活方式。不睡懒觉。起来第一件事做什么呢?“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劳动习惯。内外整洁,就是不论室内户外都要收拾得整整齐齐,也就是人们居住的内外环境还要整洁和谐,使人愉快。

《朱子家训》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朱子家训》教化我们感恩众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此句培养对广大劳动者的感激之情。通过对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珍惜与爱护,通过对生产“粥饭与丝缕”的最普通劳动者的感激,可以将这种对他物、他人的感情普世化,成为一种对茫茫万物、芸芸众生的感恩。《朱子家训》教化我们感恩国家。“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圣贤至理在前,官名利禄在后;国家民族在前,身家性命在后,作者明白地阐释了读书、为官的终极意义。

《朱子家训》教导我们具备平和的心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朱子所言的是做人的起码道理,平和的心态可以使人摆脱无谓的比较、无谓的埋怨、无谓的烦恼,将金钱、权势、地位抛诸脑后,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祸福,享受奋斗的全过程,收获真正的美好,从而达到内心的充实和安定。

《朱子家训》反对过分的物质生活追求,提倡爱惜物力,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流传甚广的名句。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惜衣物,粮食和衣物都是劳动人民辛苦所得,是大自然所产,不能暴殄天物。“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对自己的生活消费要俭省节约,请宾朋饮酒吃饭切勿留恋无节制,不要超越了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这里讲的是生活消费要恰当,不要奢华无度。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不必样数太多,要简单烹饪得法。如果烹饪得精美可口,就是利用菜园里种的蔬菜,也胜过烹饪不宜的山珍海味。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朱子家训》很重视家族和谐。“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持身处事必须做到质朴,教育子女要有合适的方法。教育子女要慈而有严,既不能对其放纵又不能过于严厉,要有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一个人要有同情心,就是孟子所说的人应有恻隐之心。“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意外之财就是不适合得到的财富,一个人不能贪心。喝过量之酒是不适合的,不利于身体健康。“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谄容是逢迎讨好的语言和表情。如何对待富贵和贫穷,这是对一个人气节和人格的考量,儒家反对嫌贫爱富。我们应该一视同仁,保持自 己的风度与气量。

《朱子家训》十分重视为人处世的质朴品质。个体为人处世必须得体适当,万万不可物欲横流,贪婪无度。贪多无耻必定导致“仁”的品性的丧失,使生命意义流逝于平庸恶毒。《朱子家训》所推崇的质朴之美是从生活的历练中逐步接通生命的本真,其意义已经从个体修身养性上升到生命之大美。

《朱子家训》短小精湛且富含深刻的生命美育价值。它主要通过整洁质朴之美、真善节

1


制之美、立志天下之美的生命境界,从而展示了儒家生命美育思想,阐释了个体生命立足于世间的生存奥妙,使我们确立真善美的人生追求。

《朱子家训》要求其子孙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并自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朱子家训》体现出了对人格美得自觉追求、和谐美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在《朱子家训》短短三百余字中,我们仿佛是在聆听一个心境平和充满人生智慧的老者在深情嘱咐,他的话真切而悦耳,深情而入理。听他的话不仅是一种善的启迪,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57cb6d55270722192ef7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