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2023-01-07 14: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感》,欢迎阅读!
生序,东阳,有感,宋濂《

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宋濂自幼家贫,但是他依旧努力读书,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热爱读书。下面是人才的关于《送东阳马生序》的内容,欢送阅读借鉴。

“乱世出英雄。”而我认为:乱世确实出人才。在乱世之中,没有按部就班,没有井井有条,如果你不想学习读书,绝没有人强迫你,只是即使你渴望读书,许多硬件设施与条件的不完美,又造就了许多喜好读书学习的人最后放弃了。最终只有那些视读书学习为生命的人才实现了自己的读书梦。同时,能够如此为一件事去拼命的人,对于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福利”呢?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所处的时代虽然安定,但由于“家贫”,他的读书路上尽是坎坷。但他最终还是因为自己对于读书学习的热爱与坚持,他战胜了命运,超越了自己。在古代穷人家,他也许会有许多空闲时间。那么,如何用好每天的空闲时间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会孜孜不倦的抄书、赏文、作诗,而我呢?尽管我没有像他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可每一分钟,我是否真正的不荒废时间呢?我读的书,是否又都是名著、史书呢?我对文章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呢?这一个个问题,我想我不能肯定的全部说“是!”难道我们要将这一切推给社会吗?我想不是。学习是自己的事。现在的社会,你无需“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也无需在“穷冬烈风”中“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学习说“不”呢? “硕师”就在几十米外,“群书”就在眼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戴朱缨帽”的人,也没有“腰白玉环”的人,没有一天只吃两餐的生活,也没有每时在抄书的辛劳。


我们还要如何苛刻的要求社会?要我说,我们现在应该首要做的便是反省。

反省我们为什么不求甚解,为什么态度不端,为什么“无事可干”,为什么“出言以复”。我认为我学习的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不听“硕师”的教导,而在于课后的独立思考。老师讲的固然重要,可自己的课后“赏析”同样不可或缺。我应该每节课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再遇到不会的时候,先自己找答案,最后与老师交流。

我认为:如此便可成大器!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只有其中一项,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寻,和人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里,砚台上都结了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每当外出追随老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酷寒的冬风,他的皮肤都冻裂却全然不顾,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一代大学士。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我们锻炼的时机,不怕吃苦的意志可以得到磨炼,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这周我们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对我的触动很大。

宋濂从小就家境贫寒,没有钱来买书,只有借书来抄录,他在“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情况下抄了一本又一本的书。难道他不怕冷吗?他很冷,但他为了读书从未因为寒冷而放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9fbf48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