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2023-05-22 22: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思政,教学法,角色扮演,运用,高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作者:冯军成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7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思想、新观点,无时无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形势下,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社会化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高校;教育主体和客体;思政课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内涵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内涵和外延是丰富的、复杂的。角色扮演教学法源于美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在《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绎出来的概念。发展到今天,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由学生扮演某一职务者而处理这一职务中的某些工作,以体验各种类的心理,使自己和其他学习者从表演中受到启示进而改变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角色扮演,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特点

1.稳定性。稳定性指的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传递的内容是稳定的,是符合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的。简言之,角色扮演教学法不会因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学生和教师在参与角色扮演过程中失去评判和明辨是非的标准。

2.互动性。互动性指的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教师的恰当运用下,增强彼此之间情感交流。角色扮演教学法对高校学生同样适用,这是因为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重要关系也得打了加强。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的作用 (一)从教育主体来看 1.优化实践方案,掌握学生动态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的构成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原则、方案、实施、反馈等环节。作为教师,在每一环节都需要注意学生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提升个人素养,彰显个人魅力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在可行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对教师本人理论运用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与此同时,教师的情感、态度、行为和思想都有一定的改变,而这些正是人格形成的基本内容。教师运用好角色扮演法既能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也能够彰显教师个人魅力。 (二)从教育客体来看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思政课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革命性、动态性,通过角色扮演,教师以课本理论为基础,设定几分钟时间,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诗歌、歌曲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剖析社会热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不同的方法,对所学理论进行理解,既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愿望,也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着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既要符合时代主旋律的要求,也应注意到个体特点。作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思政课运用的基本原则 (一)参与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基本上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介体)、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果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则是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发挥其特长,真正在参与中体验知识带来的快乐。

(二)趣味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别是思政课的教学在旧观念影响下,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发挥出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既要以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其他教学方法为配合点,以课本知识为着力点,寓教于乐。

(三)创新性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变。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这一特点,教师的观念应及时更新,不墨守成规,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思政课更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因此,作为学校,应在思政教学时大力提倡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和创新。

四、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对的对象是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个性表现个体成员差异,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共性表现在高校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等特点。因此,在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基础上,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结合起来,才可能掌握真正的教学艺术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高校,个别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思政课只是单纯的理论,无指导意义可言。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学生交流,通过角色扮演法认识到思政课所教授的内容是具有现实意义。当然,作为教师做到知行合一,学生才会在教育合力的影响下做到学以致用。 五、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是一次伟大尝试和创新。实际上,角色扮演教学法也是高校思政课众多教学法的补充,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现既提供了必要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a029f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