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学和新加坡精神

2023-01-28 08:2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加坡文学和新加坡精神》,欢迎阅读!
新加坡,精神,文学

新加坡文学和新加坡精神

20121219

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性格与特质,亦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并不会凭空冒现,而是依据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经由历史演变积淀而成。因此,不同民族各有其独特的民族精神。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民族精神往往能够在民族处于危难时刻,成为把一个民族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困难,克服危机的强劲力量。文学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象征,作为一个由不同移民组成的新兴国家,新加坡从开埠到建国,也发展出自身的文学其中又以新文学最具代表性。

虽然英文是官方语言,但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华族,一开始就使用自己的母语积极创作,描述时代的挑战与奋斗,关怀与理想,不但开创了一段辉煌的文学历史,更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且反映了特有的民族精神。因此,本地的一些华文文学团体和华文书业者,近年来无论是整理新华文学文献或重新出版新华文学经典作品,都不乏丰富的材料。也说明,新加坡本来就不是个单语国家,而是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影响的多元社会。 此外,新华文学近年来也有了一些新的作者,也出版了一些新书。在新一代的作者和读者群中,除了本地华人以外,也包括了新移民。新移民作者与作品的出现,也给新文学增加了新的元素,使之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必须承认,无论是从读者人数或对社会的冲击力来说,当下的新华文学都无法与其在上世纪的鼎盛时期相提并论。基本可以说它已经不再是感染国民的大众文艺,而是自抒己怀、自娱自乐的小众文艺了。 造成此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英文已经成为当代新加坡使用率最高的通用语,新华文学已经失去了赖以蓬勃发展的语言环境。那么,新加坡英文文学的情况又如何呢?若干年后会不会形成气候不得而知,但从目前来说,表现并不理想。用英文创作者有之,但是读者也不见得特别积极。

新华文学在夹缝里求存,新英文学又尚未成大气候,就使得新加坡这个双语社会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无论是用华文或英文创作的文学都很难对新加坡社会产生冲击力和感染力,也就很难形塑一个能让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因受到感染而感动、认同的新加坡精神。

以新华文学而言,因为还有人在创作,还有新作品问世,还有人在研究,因此仍然是有生命力的。问题在于,要通过何种途径去让它重焕生机,进而扩大社会影响力。在现有的金笔奖之上,设立国家级别的文学奖,作为对不同语文源流的作家与作品的最高肯定与荣誉,或许是一项值得尝试的举措。此举除了能激励新华文学作家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外,也能惠及其他语文源流的作家,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新加坡文学的水平。 文学要发展离不开读者的支持,因此开拓新读者群也是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不少文学团体都有在社会上开展读书会、作品赏析等文学活动,这些活动应该坚持下去。而文学团体和本地学校合作,在校园里展开的一些计划,如驻校作家计划、文艺营等,已初见成果。这些活动若能持续和扩大,对培养新一代的新华文学作家和读者群肯定大有助益。

把优秀的本地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应是可行的发展方向。在国外,一些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如《哈利波特》系列和《魔戒》三部曲等,其实都是从英国作家罗


琳和托尔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再如风行亚洲的韩剧,也有不少是改编自韩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倘若本地的影视机构,能拍摄更多改编自新加坡文学优秀作品的电影和电视剧,不仅能增加作者的收入,也能通过影响数量庞大的影视观众,提高新加坡文学的社会渗透力和影响力。

民族精神是个抽象概念,但能通过文学等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一个民族的文学越发达,其民族精神的表征就会越鲜明,内涵就越有张力。这样的新加坡精神,在新加坡民族的塑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c05811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