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 名词解释

2023-12-31 21:02: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政领导学 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领导,行政

行政领导学 名词解释

1.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2.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1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2.领导环境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影响力。

1.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2.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3.领导协调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4.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与研究领导学,并使之逐步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管理理念 控制型管理 参与型管理(@.V4r"{ H 管理方式 多重审核 在线沟通电大 管理框架 科层式的官僚体制 标准化的中介工具 沟通模式 单向传递 双向互动4o1L'i1T/q!N#

由此可见,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传统意义上的政府领导与管理方式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七、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及其应用类型? 电子政务是建立在政府内部的信息系统管理和对外服务的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对内体现行政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序化,对外则体现为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电子政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扩充。总体来说,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并即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并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应用类型。 1、网络建设阶段: 在这一阶段,首先是政府部门在统一的标准下建设各自的局域网,实现单个机构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建成政府内部的信息流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在网站上发布和提供的信息逐步增多,并且更加及时和全面。但在此阶段,公民获得的电子服务,仍然主要是以政府为中心,即政府与公民之间单向互动。 2政府与公民互动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


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单向和双向互动。如公民可以从政府网站上下载各种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申请表格等信息,并且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各部门。但此阶段公民仍然需要在网络上访问多个部门网站,由原本跑多个衙门转变为访问多个网站,原先已经存在的职能交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3垂直整合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政府机构内部进行整合。一般情况下是以部为单位,并结合机构改革的契机,遵照公民的需求,运用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考察机构内部存在的层级矛盾和体制不顺等问题,进行合理地改革。

4、水平整合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政府机构之间进行整合。即充分运用中央的权威与机构改革的契机,来清理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 5、虚拟政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以上四个阶段已经完成的工作的基础上,最终得以为公民提供以公民为中心,一站式和无缝隙的公共服务。即公民能够在网站上方便地实现所有与政府打交道的事物。对于公民而言,政府在此阶段才真正由原来的物理实体转变为网络站点,由原来的分散结构转变为一体化的网络门户,由原来的管理主体转变为服务中心。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八、电子政务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九、政府公务人员的网络伦理培训应包含哪些内容? 政府公务人员的网络伦理培训应包含的内容有: 1正确使用电脑操作技能的训练; 2、网络安全等相关法规的教育与宣传,即让公务人员了解相关的网络安全法规,避免因操作失误或管理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政府公务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心的培养; 4宣传尊重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即保护和尊重公民的隐私权;

5、对政府机密材料的维护责任,即保守政府的网络机密。 十、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有哪些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电子政务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3、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4、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范的支持。 十一、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领导思维模式的挑战; 2、电子政务对领导体制的挑战; 3、电子政务对领导方式的挑战。 十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摸索和实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电子政务主要是在政府部门内部开展,以办公自动化为主要目标,此时的政府信息化工程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但是为以后的电子政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时,国家不再仅仅简单地构筑政府内部的网络体系,而开始注意培育电子政务的社会基础。 3、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90年代末期到今。以府上网工程1999“政府上网年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建设不再局限于中央和省一级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对开展电子政务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 十三、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认识不足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部分政府部门缺乏对政府上网、建立电子政府目的、意义的系统认识和理解; 2、人才缺失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大多数政府部门缺乏既懂业务,又精通或者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国家公务员; 3、法律缺失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我国缺乏相应的开展电子政务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4、合作不畅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与网络系统集成商/开发商(ISP/ICP)各自的不足造成了双方的矛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dd5e46b307e87100f696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