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创作与公众审美的相互性

2023-03-22 20:2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艺术创作与公众审美的相互性》,欢迎阅读!
美的,公众,相互,创作,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艺术创作与公众审美的相互性

作者:雷梦芸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7

要:在艺术与公众之间,有着一直存在的真实联系。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创作主体及其审美对象,一直期待于公众的不仅是要公众认可它,而且还要公众完成它。艺术以自己的号召力,以自己的热情而不以自己的排他性来界定自己的艺术公众的无限扩大,而这恰也正成为艺术成就的最佳标志;反过来说,公众全靠艺术审美对象成为公众,因而公众和审美对象之间天生具有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发明相互对话的意识。因此,艺术作品才有了完整的,甚至是更加丰富的含义。

关键词:艺术创作;公众审美;相互性

艺术家创作作品,犹如孕育、生产自己的孩子。当他面对自己的孩子,哪怕很丑,也会充满爱意与欣喜地情不自禁地宝爱有加无限珍惜。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这个世界所接纳,能真正活下去,直到永远。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的作品即使领到出生证,已经被创作出来,却还仅仅是一部手稿,一首未被乐队演奏过的交响乐,一副未曾展出过的绘画,一个没有进入剧院或电影院演映的剧本或胶片。严格意义上说,它们还是一些半成品,未完成品,还没有充分存在,没有真正成为艺术文化对话世界的成员。因此,这时候的艺术家,最大的想望与念愿便是等待公众,挑起公众兴趣,求助于公众,为公众意见是听,瞻望公众感知,收到公众评判的认可,并使公众能由自己作品中发现些什么,从而最终使自己的作品获得艺术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充分现实性。拥有公众因此就成为审美对象的特征,而这在审美创作主体也即艺术那里,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一、艺术与审美

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对于美的欣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达芬奇以为美是好奇心与创造心擦出的火花,贝多芬以为美是乐器与乐曲忠贞不渝的爱恋,莎士比亚以为美是酣畅淋漓的人生演绎。

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被门前的海景压倒,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不把一条街当作到某酒店和某银行去的指路标。他们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他们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可以太过,也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艺术家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来自艺术家的思考与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多数艺术家在创作中对观者、公众的依赖、假定与预期,也完全不是消极、被动的。艺术家时时意识到,艺术不是梦想,艺术创作不单纯为了自己,艺术作品要有观众,读者——少是想象中的观众读者,要主动为作为接受者对话者的艺术公众着想,要有其必不可少的对话与交流的意图,这种意图为艺术品的以为确立了标准。朗格指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总是抱着一种信念,离开这个信念他就无法工作,这就是,即使许多观众会被混乱和离奇的表现吓退,仍然会有一些人能立即抓住整个作品的主导有机形式。能被理解固然是种欣然的状态,但同时也会出现困惑的声响,在展场上各种发声都是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即使是带质疑口吻的。它会使艺术作品变强大。 二、公众对艺术的影响

作品的公众越广,意义越多,审美对象就越是丰富。一切都好像审美对象变了样,加大了密度和深度,仿佛它的本质中的某些东西由于它受到的崇拜而变了。……通过公众的暗中配合,作品对自身深信无疑了,变得高大了。杜夫海纳的这段话表明,作品是通过欣赏者和接受者才得到充分现实性的。在这个意义上,甚至人们就任何东西都可以说,只有它被客观认识认可时,才有权被称为对象;客观认识保证它不是意识在极端孤独状态中的一种虚幻现象;任何对象都要求被人感知,要求众人瞩目于它。

艺术家不能又当球员,又做裁判。就是再自信再自傲自大的艺术家,也完全明白,他永远不是自己作品的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欣赏者,也因此永远不可能成为最算数的自己作品的裁判员。唯一算数的裁判是公众。甚至从公众的角度看,公众也不是这样的裁判。公众虽然要成为作品取得现实性的必备的助力,具有公正态度、清醒头脑,但是处特定时空与语境范围之中的他们需要日趋开放自己,需要配合,需要合作,需要进行对话,与作者一道,共同努力,将一种活的信仰贯穿在艺术与公众互利互惠的对话与交流的共同体之中。

所以与其说公众是裁判,毋如说是同谋者;与其说他是见证人,毋如说踏实对话者。一方面,艺术影响公众,作品本身从一来世就要求艺术公众去注意它、尊重它、证明它;另一方面,艺术对象给公众带来的东西也并不少于它从公众所得到的东西,艺术公众通过参与、合作、对话而得以构成自身,并使自己提高到普通的水平。两者在这里完成的似乎就是一个共有的自我。不管在艺术家还是在公众方面,也不管以何种方式,都只有通过体验他者,才能体验自我,自我的意义,需要他者来证明,需要通过对话来实现。 三、对话的维度

对话,苏格拉底认为是真理的商量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真理不是产生和存在于某个人的头脑里的,它是在共同寻求真理的人们之间诞生的,是在他们对话交际过程中诞生的。当代的巴赫金则与此相仿,也认为人的本性就在于对话,彼此相异的事物之间,无论是在自我与自我之间,自我与其他自我之间,还是在自我与世界之间,都构造形成交流与对话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自我存在于他人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接壤处,一个艺术无法自给自足,无法生存,仅仅为了他人,通过他人,在他人的帮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下我才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保持自我。最重要的构成自我意识的行为,是确定对他人意识(你)的关系。存在意味着对话式的交流。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四、结语

某种意义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家只能在观众预设的框框内工作。观众受限制到什么程度,作品就受限制到什么程度,艺术家也就受限制到什么程度。艺术公众的可能的情况会是怎样,艺术家在想象上、思维上、感情上能把艺术公众带多远,艺术家就写到什么程度,创作到什么程度,探索到什么程度。公众参与、反应、接受与对话,是艺术家在作品的构思、想象、表现等创作过程中需要估测、想象、揣摩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艺艺术出版社,1996. [3]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ef59d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