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韦应物:送杨氏女

2023-01-09 06:1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韦应物:送杨氏女》,欢迎阅读!
杨氏,唐诗,赏析,韦应物



唐诗赏析——韦应物:送杨氏女

简介

《送杨氏女》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送女出嫁,表达作者伤别之情。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女相依为命。当大女儿出嫁之时,送其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全诗朴实无华,情真语挚,愁惨凄恻,泪满诗行,慈父形象,骨肉深情,跃然纸上。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此时大女儿要嫁的夫家路途遥远,当此离别之际,心中自然无限感伤。然而女儿出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临行前,诗人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注释

1. 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2. 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3. 行:出嫁。悠悠:遥远。






4. 溯:逆流而上。

5. 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

6. 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7. 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8. 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9. 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10. 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11. 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12. 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 13. 尚:崇尚。

14. 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15. 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16. 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17. 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18. 临感:临别感伤。

19. 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赏析

此诗是韦应物诗作中较少见的写亲情的送别诗。杨氏女,指 的是韦应物的长女。她即将嫁入杨姓人家,身为父亲的诗人自是无限伤 感,心情异常复杂。但为女儿人生幸福的'考虑,诗人又千叮咛万嘱托,期 冀女儿在夫家恪守妇道,孝顺公婆,睦邻乡里,做一名识大体、有妇德的贤 妻良母。

此诗写诗人对出嫁女儿的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全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至性至诚,令人读来感伤不已。“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诗的首尾重在抒发离愁别恨,中间重在表叙临别教诲。“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的对仗式起笔,一下子便将浓烈的离愁笼罩全诗,女儿出嫁前,已是成天悲戚,临到行前刻更是忧愁有加,难以自遗。“大江溯轻舟”表明女儿不是近嫁当地而是远嫁他方。“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指出儿女们从小丧母无恃,父继母责,平素对其抚育便更加慈祥温柔这一特殊情况,也更使相依为命的父女在临别时愁肠百结。而见到姐妹俩“两别泣不休”的场面,老父亲对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ef7332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