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2023-03-09 14:2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黄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黄河流域,对策,面临,环境,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黄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作者:武东霞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1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但是,近年来,她饱受重重苦难,深受种种环境问题。人们不会置若罔闻,采取多项措施治理黄河,让她早日焕发昔日光芒。

关键词:环境问题;森林覆盖率;重复利用率中图分类号:N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11-02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黄河发源于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 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然而,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严重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突出的环境问题

1.1黄河上中游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支流带入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而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还不到1千克。黄河年平均16亿吨的泥沙,如果筑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城墙,长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的3倍,相当于赤道长度的27倍。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1.2黄河中下游地区水旱灾害频发。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本区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集中,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由于春、夏两季降水较少,故有年九旱之说。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特别是 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不断上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3黄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排入黄河的废污水总量,从20世纪80年初期的21.7亿吨,增加至90年代初期的42亿吨。黄河干流上大的污染源有300多个。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可满足生活用水的河长,仅占评价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的29.2%。黄河水质较差,劣五类水质占39.5%,干流水质略好于支流。支流61.9%的断面水质为劣五类,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 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1.4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2.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2.1建设黄河防护林带,植树种草,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黄河两岸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抓紧建设黄河防护林带,提高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全力保护和恢复水源林地,植树种草,增加植被面积,使黄河流域日渐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尽快趋向良性循环。严禁在黄河干流及支流两岸毁林开荒。抓住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的历史机遇,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确保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不再加剧并能有所好转。

2.2不断更新水旱灾害治理思想,采取综合治理与开发。首先,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黄河现状,治理开发黄河的规划指导思想是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在黄河上游,实行因地制宜"级开发"原则,修建多座水电站,有效拦截洪水,减轻洪水对中下游的威胁。中游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面积45.4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立方米的面积约15.6lEm2。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给下游造成 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关键河段。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蓄洪工程。多次战胜黄河大洪峰,创造了治理黄河史上的奇迹。最后,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两种即效措施:第一,修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实行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引长江水进入黄河是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

2.3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要切实治理工业三废污染,严格控制黄河干、支流沿岸新建、扩建污染工业的数量和规模,减少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同时按"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强化环境管理。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1/4。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2010我国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105立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美国的12倍,日本的18倍。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努力搞好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4加收水资源使用费,促进节约用水。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征收水资源使用费,适当提高水价,以刺激人们的水消费观念,唤醒节水意识,避免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调整流域 内的农业结构,减少用水量。在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减少。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 管灌、喷灌、滴灌、渗灌是国际上一致公认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每公顷农田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用水的1/5。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宽广,传统灌溉方式普遍,节水灌溉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其节水潜力相当可观。这不仅要在黄河中下游推广,更应在黄河用水大户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推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f8299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