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六大必备学习方法技巧

2022-09-23 01:0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生六大必备学习方法技巧》,欢迎阅读!
初中生,学习方法,六大,必备,技巧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初中生六大必备学习方法技巧



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

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

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

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

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下面由我为大家搜集的初中生六大必备学习方法技巧,欢迎大家观看~

2、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1)确立明确的目标任何计划的制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

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

'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

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

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

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

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

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

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

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

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

1、制定的一般步骤:



1 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2)、参照生物钟原则。"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高潮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难易适度性原则。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遵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最终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二、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1、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立的思考

2 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0d310a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