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姓氏潘

2022-08-07 19: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家姓:姓氏潘》,欢迎阅读!
百家姓,姓氏

百家姓:姓氏潘

潘有两个来源

01

其一:潘,一种米汁,能够沐头,就是淘米水,这种米汁十分适 合于洗头,能够去污还带香味,相当于今天的洗头用的香波。古时擅 长制作潘的氏族被称为潘氏族,潘就是他们的氏族原始图嘴,所居住 的地方称为潘地,潘地必定近水系,河名自然地称为潘水。随着时间 的推移,潘的本义被忽略了,其通用的意义专指河名、地名和姓。北 方地区的带潘的河流和地名应是古潘人迁移时以前驻留过的地方。

02

其二:潘是番的演化字:番,是一种兽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番字从采从田,田像兽张开的掌形,田还表示兽足着地的土地之义: 古文中确实也有足部的蹯,同番;

最早的番应出自南方。最早的番人应是崇拜足的氏族,并作为氏 族的原始图嘴和氏族之名。后来,番人中有建立了城堡的分支,遂在 番字边加邑成为鄱,这支氏族也成了鄱氏族;居于水边旁草又茂盛的 分支,遂在番字上加 艹加水成为藩氏族;而多数居于水边的人群则添 水部称为潘,河名为潘水,族人成为潘氏族,以潘命居地名。因为藩 氏族比其他番氏族强大并且发展快,最终建立潘国,形成了南方的潘 姓。事实上近代考古中已经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关系,在河南固始地区 古潘国地出土的文物中的铭文刻的是番字,而非潘字,可证。

起源与演变

潘姓主要有三大支:姚姓、姬姓和芈姓。

第一支源出姚姓。舜因为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 的濮城镇,近山东鄄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图腾,姚以兆为 姓,兆即占卜时以火灸龟甲产生裂痕如象形兆字,舜擅长占卜,故以


姚为姓。舜建都潘,古城大约在今北京延庆县东北。后来舜部落南迁 于山西永济,潘地也移到今陕西兴平北,接近古毕国之地。在商朝时, 舜的后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国,直到商朝末被周文王所灭.子孙以国 为氏。姚姓潘国,势弱国小,不见于经传,姚姓潘人事实上已湮没于 姬姓潘人之中。姚姓潘氏的历史也有近 4000 年。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灭姚姓潘国,把潘地封与其子毕公 高之季子季孙 亦作季伯 ,是为姬姓潘国。潘人随后东迂到河南洛 东的潘城,再东迁到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最后南迂到近楚国的 乡,即今河南固始。姬姓潘国也势弱国小,不见于经传,春秋时为 国所吞并。姬姓潘氏的历史至少有 3000 多年。晋哀侯的大夫潘父, 姓,应是这支潘姓之后。

第三支源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成为楚国一邑,子孙以 邑为氏。一说楚国潘姓是以字为氏,楚成王时太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 姓潘氏之始祖,潘为其字。其子潘尪,其孙潘党均为楚国大夫。芈姓 潘氏是组成潘姓人群的最重要成分,当代潘姓多认潘崇为其族之始祖。 芈姓潘氏其历史至少也有 2600 多年。

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潘姓最初活跃于陕西、河南、山西、湖北地区。两汉 至唐朝,潘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中原。唐朝以后,潘姓向西北甘肃、 北部河北、东北山东等地发展,而长江以南地区,因为南部和东南地 区土著潘姓的持续融入,南方地区潘姓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原二次南 下移民福建,潘姓进入闽南和广东,这为潘姓在南方占据优势奠定了 基础。清康熙年间潘姓始入台湾。

01

汉代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前有‘栽 花满县'的四大美男之一的潘安,后有‘画墨成仙'的墨工潘谷。

潘安


名潘岳,西晋文学家,字安仁。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 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的褒奖。 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岳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令全 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在生活上,他对妻子杨氏非 常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 12岁订婚, 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 52 时逝世, 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 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 千古佳话, 有“潘杨之好”的评价;而其对母亲的孝心,更成为二十 四孝中“辞官奉母”的主人翁,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

掷果盈车,潘安之美倾动全城

潘安之美在正有多处记载,如《晋书 -- 潘岳传》:“岳,美姿 仪”;《文心雕龙》中写道“潘岳,少有容止”。

这些话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潘岳长得太秀美了。他年 轻时,拿着弹弓,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女孩子们见了他,都不由得 围着他。而老女人们见了他,就用水果投掷他,这样,当潘岳回家时, 总是满载而归,这就是的“掷果盈车”的来历。

这里的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

02

说完潘安之美,让我们将眼光投向技艺精湛的墨工——潘谷。 潘谷

歙县有“墨都”之称。歙县墨工潘谷与苏轼的翰墨姻缘,使其获 得“墨仙”的殊荣,从而奠定了他中国墨地位。

潘谷,宋元祐歙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一生制墨,他制有 “松梵”;“狻猊”等。潘谷不但精于制墨,而且善于辨墨,凡墨只 要经过他手一摸,便知精粗。:有一次黄山谷将自己所藏之墨,请他 鉴定,他着墨囊一触,便告诉山谷说:此李承晏之软剂,今不易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180bd6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