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咏鹅》教案

2022-11-29 19: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咏鹅》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音乐

《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将耳熟能详的唐诗《咏鹅》改编成歌曲进行学习,相信他们一定颇感趣味,带着新鲜感来学习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大背景图、各种图片、打击乐器、彩笔、图画纸等。 教学方法:谈话法、聆听法、模唱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起立,跟老师做律动。

2.教师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同学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开始了。 二、利用自然音源,创造声音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面,欣赏完之后,告诉老师,在这幅画面中出现了哪些声音?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风声、水声、小鸟唱歌、鹅叫……)

师:我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这些声音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创造、模仿出这些声音。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自备的物品和教室里现有的音源,惟妙惟肖地塑造了这幅画面所表现的意境。他们抖动塑料袋、纸张、书本表现风声,用矿泉水瓶子装上少许水摇晃、撩起水桶里的水模拟水声,吹薄塑料纸、树叶、书本等模仿鸟鸣,用易拉罐互相碰撞、敲打塑料杯子等模仿鹅叫,教室里响起了风声、水声、鸟鸣、鹅叫声……)

1


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学生创作情景图

师:老师这儿有好多漂亮的图片(教师准备:荷花、荷叶、小鸟、鹅、小树等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用这些图片贴出漂亮的图画来呢?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些图片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并把创作好的图画用语言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孩子喜爱作画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创作图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营造出了这首诗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导入歌曲

师:老师听说大家都能背诵好多好多的古诗了,那么,同学们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老师找一个学生起来背诵《咏鹅》)

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水好戏、悠闲自在的情景。

1.学生跟老师来朗诵诗词。

2.跟着音乐一起来朗读。(播放Flash动画) 3.学习歌曲。

师:音乐及古诗是相结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唐诗谱写的歌曲《咏鹅》。 1)放范唱录音,学生听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2)出示歌谱)教师简单地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3)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学生跟范唱音乐模仿口型,默唱歌曲。 5)学生跟音乐轻声的演唱歌曲。

6)让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学习歌曲时,采用听唱法,通过反复听赏,使学生获得了音乐美感,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获得了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四、课堂延伸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4d3cf1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