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专业日语课程建设研究

2022-04-09 13:5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IT专业日语课程建设研究 》,欢迎阅读!
日语,课程建设,研究,专业

IT专业日语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李艳华

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36



李艳华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无锡 214028)

要: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单一的IT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日语课程的导入逐渐被导入到学生培养目标中来,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更能顺应当今社会条件的发展。日语课程的建设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中来。

关键词:日语课程

复合型人才

IT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167-01

1 IT专业日语课程建设特点

1.1 IT专业日语课程建设的意义

顺应人才需求的发展,单一的IT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就业形势的发展。随着无锡日资企业对擅长软件开发和测试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只懂技术不懂日语的工程师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一般拥有日语初级或二级以上证书的IT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是市场上抢手的人才。能够进行软件的简单操作或与客户进行直接的沟通更容易熟悉业务,在了解日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加快业务的进展速度。因此培养IT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日语课程的设置与日语专业课程建设有所不同。不仅课时少,课程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

1.2 IT专业日语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日语,进行日常简单的对话,具有一定的日语能力基础,达到日语j-test E-F级水平或日语能力等级2级水平。熟悉IT行业用语并熟悉日语软件类操作流程并具有软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对日软件开发的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外包开发所需要的语言沟通方法和技巧,并了解日本国家及企业文化,了解日本IT行业背景,在日本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能在日资IT公司及对日软件外包公司工作的实战性强的专业人才。

1.3 IT专业日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授课课时中仅是日语专业课程中极少的一部分,但是教学目标培养机制几乎一样。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对日语的集中力不够,IT专业用语方向掌握不够明确。文科类知识相对于理科类知识要求背诵的部分多,学生掌握起来难度系数大。以以往的教学理念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明显。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是综合性人才培养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1.4 培养理念的转变


以往的日语课程是以书本进度为主,课程内容零散,语句组织生硬,更多的是超越生活感的语句。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课堂往往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延续课上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不多,学习目标不明确。课程的内容也没有结合学生的考级与就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来设置。等等由此观念而形成的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让应试效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相辅相成,不产生矛盾化,将外语专业知识型的培养目标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是该课程的难点与重点。在课程的项目目标中始终坚持以“应用性”为主。更贴近就业需求,贴近实际能力的培养。

2 改革课程设置

结合综合型人才培养方式,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中继续保留和发扬精读、会话、听力等的基本模块设置。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打好学生的语言功底。除此之外,在专业领域中还应加以计算机应用、编程、软件研发和测试等内容。具体改革与实践项目如下。

2.1 改革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建设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IT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以经济发展趋势为主战场的社会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功能定位。

IT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考虑几个原则: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在对与本专业的合作性企业进行咨询和问卷调查;对IT专业的任课老师进行咨询,设置课程建设内容。第二,设置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阶段性”的课程。按照学生学习阶段性特点(零起点)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将课程分成基础模块(50音图,日常会话,4种句式表达)以日语j-test考试为主的应试模块和以IT专业实际应用为主的能力提高模块。

2.2 教学环境改革

应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讲堂式环境,到机房实训室进行情景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练,在涉及到日本文化领域时以实物展示或亲身体验的环境中深切体会日语语言的构成特点。建立校外企业参观体验活动项目,通过亲身的接触来学习语言更能强化知识点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全面教育思想。在教学实施中与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相吻合,重视理论内容的知识传授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种,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精讲多练”和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IT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要特别注重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IT日语专业教学要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应能体现快捷、直观、清晰、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达到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真正做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结语




IT日语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特征为原则,来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晓明.IT日语人才就业形势谈普通高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2] 慧云.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08(4)

[3] 丽春.理工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51f833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