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3(2021新版)

2023-04-06 02:0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3(2021新版)》,欢迎阅读!
上册,化石,教案,单元,新版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第2课。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资料,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化石,它是什么样的,以及它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化石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信息,发现这些信息是读懂化石的前提。在这一部分,通过对恐龙头骨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尝试读懂化石。第三部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有了很多发现:有的生物灭绝了,有的生物不断进化改变,有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通过以上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化石中的生物早已死亡,但是它们与当今生物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什么是化石,识别常见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观察几组化石图片,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在分析化石资料和古生物复原图的过程中,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知道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难点]分析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化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了形态各异的恐龙。

2.出示各种各样的恐龙图片。

3.化石究竟是什么?除了恐龙化石,还有哪些化石?化石又是怎样形成与被发现的?科学研究化石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4.板书课题: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化石及化石的种类 1.化石的定义及分类

1)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是化石。 全班交流

2)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3)常见的化石有哪些?

常见的化石有骨骼化石、外壳化石、叶子化石、脚印化石等等。

4)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科学家发掘的恐龙化石就是属于哪一种化石呢? 恐龙化石属于骨骼化石。 2.自然界中的化石

1)除了恐龙化石之外,大自然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化石呢? 是的,除了恐龙之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

2)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6幅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画时图片,了解图片里的化石是什么?

3)除了书上出示的这6种化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化石。

4)相机出示一些其他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辨别一下他们是什么化石。 3.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化石,还观察了一些化石的图片。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活动三: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


1.出示课本30页“化石的形成与发现”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资料,初步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班交流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并被矿物化。

3.化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4.出示课本30页“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与发现”一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组图片,并且结合化石的形成与发现的文字资料进一步体会化石是怎样形成与发现的?

5.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据科学家不完全统计,一般化石的形成时间需要上万年,有的甚至需要上千万年乃至上亿年。

活动4:研究古生物化学的意义

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去研究这些古生物的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意义一:从化石中获取信息

1.出示课本30页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猜一猜哪种是食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并说一说你的依据。

2.出示课本30页恐龙蛋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出示课本31页上面两幅插图,提出要求: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一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一种是四足行走恐龙?并说一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观察和比较三组恐龙化石图片,想一想科学家研究化石的意义是什么呢?

意义二:古生物复原图和化石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

1.教师引导:远古时期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一些古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图片了解他们的样子,并且通过化石来复原他的原来的样貌。

2.出示课本31页下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了解4幅图片上的生物分别是什么?想一想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他们吗?地球上是否还有与他们相似的生物呢?

3.教师引导:虽然这些东西看不见了,但是有一些我们还能看到与他们相似的生物,也许这些相似的生物可能与这些远古生物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比如说马。

4.出示课本32页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图片,学生观察这组图片,了解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又是由什么马进化而来的?

5.始祖马经过近5,000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化成了现代马。我们从图片可以看出现代马和始祖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家想一想,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有变化,是不是所有的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6.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三组插图,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三组插图,比较蟑螂化石与现在的蟑螂、银杏化石与现在的银杏、鲎(hòu)化石与现在的鲎,看一看这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变化大吗?

7.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植物除了银杏、蟑螂、鲎(hòu)之外,还有什么呢?

教师出示水杉、香果树、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

8.教师引导:通过刚才几组图片的对比,大家想一想科学家现在研究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化石,知道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者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等。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化石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探讨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有关古生物化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78af17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