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满江红·暮春

2022-04-04 22:0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满江红·暮春》,欢迎阅读!
满江红,暮春,诗句,清明节,关于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满江红·暮春

导读:

《满江红·暮春》原文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悉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满江红·暮春》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满江红·暮春》赏析

词写闺中怀人。光阴荏苒,岁月如流,这位年轻的妇女于暮春时节看到:风雨无情,落红狼藉,艳红的花瓣随水流去,渐渐地浓阴匝




地了。又过了、清明寒食,一个字暗示离别时间之久。寒食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周礼"司烜氏》()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二月禁火为周的旧制。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寒食,禁火三日,选饧大麦粥又,相传晋文帝()为悼念介之推抱木焚死,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连用两个一番风雨之多,狼藉之甚,因此而有下二句春光逐渐远去的描写。再用美丽的刺桐花每年都在这寒无力的时节落尽而示春残。年年字,正见年复一年,景色、闲愁,无不一如过去的暮春。总之韶光易逝,青春难驻,那么人何以堪呢?看似纯写景,实际语有全不及情而情自无限者”(王夫之《古诗选评》卷九)。只是字面上并未说破,而可于风雨送春,狼藉残红,刺桐花尽等一片撩乱的景物中见之。 下片径直抒情。庭院静四个三字句直倾衷愫:落寞的庭院里一片寂静,我枉自陷入苦苦的忆念;相思之情向谁倾诉,闲愁万种也无人理会。虽愁云惨雾,哀怨无穷,但顿挫有力,诵之则金声玉振,这正是辛弃疾写情的不同处。于是再进一层: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既欲诉无人,又怕莺燕窥知心事。这是经过一番心理活动后而产生的畏惧(“”),那么她曾经想过一些什么呢?含蓄蕴藉,令人寻味无穷。如此,只能把刻骨的相思深埋心底了。但人的心绪难以宁静,不由地又生出: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尺素,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张九龄《当涂界寄裴宣州》诗: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彩云指人。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里一如行云喻所思之人行踪不定。故这二句非如一注本所云涯海角,行人踪迹不定,欲写书信,不知寄向何处。而实际是说:我寄之书信不知他是否收到,为何至今仍未闻他的踪迹。正因此去上层楼,因所见不过芳草连天,大地苍翠,何尝有人的影子!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都表示虽望远亦无用,故云漫教人也。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8465c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