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法治理念

2023-01-31 04:2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法治理念》,欢迎阅读!
试法,理学,法治,司法,理念



2022司法考试理学:法治理念



(一)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对立的治国方略。

(二)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1 法治作为一个动态的或能动的社会范畴,其根本的意义是依法办事。

2 、现代法治的精华是官吏依法办事。 3 、人人公平地依法办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标志。

4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法治)四个缺一不行的要素。这四个要素的实质是依法办事。 1“有法可依”是依法办事的前提。 2“执法必严”是依法办事的中心环节。 3“违法必究”是依法办事的保障。 (三)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

1 无论是作为治国方略,还是作为依法办事的原则,法治最终要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

2 到达某种法律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标和结果,也是检验是否厉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指标。




3 、法律秩序是法律标准实行和实现的结果。 4 、法律秩序是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 1)社会生活的根本方面已经法律化和制度化。 2)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

3)每个法律主体都忠实地履行法定义务,乐观而正确地行使和维护法定权利。

(四)法治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 1 、法治不是单纯的法律秩序。

2 不是任何一种法律秩序都称得上法治状态,法治是有特定价值根底和价值目标的法律秩序,即是有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 3 、就现代社会来说,法治的价值根底和取向至少应包括: 1)法律必需表达人民主权原则,必需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并且是以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的综合利益为目标的。 2)法律必需成认、敬重和爱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3)法律面前一律公平。

4)法律成认利益的多元化,对一切正值的利益施以无卑视性差异的爱护。

二、由“法制”概念向“法治”概念的过渡 (一)法制的含义

(二)法治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a84e2b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