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思维为突破口创新幼儿绘画教学

2022-04-17 18: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向思维为突破口创新幼儿绘画教学》,欢迎阅读!
多向,突破口,绘画,思维,幼儿

多向思维为突破口创新幼儿绘画教学

摘要:幼儿是在纸上作画,呈现的是二维特性,但幼儿对万物憧憬却是多维度,在幼儿绘画教学上尽量挖掘和发挥幼儿多维度思维的特质,显得至关重要。实践表明,若教师能突破常规二维化教学法,引入幼儿多向思维表现特点的绘画教学,就能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超人的想象力和随手涂鸦的表现力,从而进一步助推幼儿多维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更加浓厚的绘画兴趣,培养更深层次的艺术情趣。

关键词:幼儿;绘画;多向思维;教学

幼儿在平面的纸上绘画,呈现的二维特点,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二维,原因就在于幼儿的想象是发散的,是多维的。那么在绘画时,下笔胆大,主画印象深刻,不加点缀,构图模式不一,没有常理约束,表达形象简练,色彩夸张,比例无序,总是想把想象的、视觉上接触的画面,在这个二维纸张上进行叠加,绘画的作品就呈现出多维、多视觉和跨时空。这是幼儿对万物世界的一种独特视觉和理解力,也是幼儿时期特有的一种飘逸、模糊审美意识的直接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显然是突破了成人对三维立体空间的惯性认知,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带有幼儿个体意识的发散性思维,既天马行空,又随心所欲,致使成人对众多幼儿绘画作品难以解读,但又是幼儿真实的思想、逻辑、情绪和心理反映。可见,只有因势利导,对幼儿这个独有的秉性,即幼儿的多维发散性思维进行研究并加以巧妙开发,突破常规的幼儿绘画教学理念,才能创新幼儿绘画教学,推动幼儿绘画教学。

一、幼儿对象和绘画题材选择

为最大限度涵盖幼儿,三年来,我选择了台州市黄岩区城西16所幼儿园,抽取其中6个班,在园幼儿共190人,年龄分布为45岁,其中中班有幼儿88人,男女幼儿均等,小班有幼儿102人,其中男幼儿有56名,女幼儿有46名,每个班级还按照年龄、性别以及中班小班,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

为获取真实可靠的教学成果,在具体的绘画教学改革探索中,每次绘画教学前,老师在每张白纸顶上写好的幼儿名字、中小班和年龄,并且为凸显研究效果的可比性,每次绘画都是只发一支彩色或者黑色的统一同色绘画笔;为了防止幼儿之间会互看互仿,改变原来6个幼儿围在一桌绘画方式,将幼儿之间的位置叉开至3米,规定幼儿在绘画时不能站立起来或走动;为降低绘画的难度和压缩绘画的时间,绘画一般都是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对象,比如幼儿一次难忘的活动;为帮助幼儿下笔绘画,老师要在课前收集材料,一般都是电子照片,并将照片做成幻灯片,在绘画时进行循环播放。 二、绘画教学评价指标和教学方案框定

幼儿心理学明确指出: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也基于此原因,幼儿的绘画才会更加充满直觉感、超角度感和多视点感,又在时空上实现大跨越。为此,在具体的幼儿绘画教学中,将评价指标划分为相应的5部分;时空跨越、超角度、情感体现、叠割组合和现实程度。并尽量将5部分的指标进行量化,从而对每一个幼儿绘画作品进行打分。同时检验分组绘画效果的同质性,也就是教师在绘画教学课程中,改变正常的教学模式,只给出一个绘画主题,不在给于其他方面的辅助,幼儿绘画结束后,对作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班级的两组对比差别不大,符合同质要求,可以进行分组分方案


进行教学分析。

三、两组教学方案的方差分析及结论 1、性别不同影响分析

1 不同教学方案对男和女幼儿绘画影响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男女幼儿在情感体现和时空跨越上表现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实施第二组教学方案的幼儿绘画考评分明显要高于实施第一组常规教学法的幼儿;在现实程度方面,采取第二种教学方案的女生,表现尤为特出,但无论哪种方案对于男生区别甚微;在超角度超视觉方面和叠割组合方面,两种方案的差别也并不明显。且两种方案中对同组的男女幼儿的影响并不显著。 2、年龄不同影响分析

2 不同教学方案对不同年龄幼儿绘画影响的分析

从上表可知幼儿的年龄差别,其相应的绘画作品在时空跨越、情感体现、叠割组合和超角度超视觉上,二组的幼儿中,中班的幼儿与小班的幼儿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超角度超视觉上尤加如此,这说明了受教育程度和成熟度对发散性思维影响非凡。

四、启示

三年来,针对以多向思维理念为入口对幼儿绘画教学的潜心研究,对比当前幼儿绘画教学的常规理念,能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一是高度注重幼儿平时的艺术积累。艺术创作差异化的是在于个人的精神、理念融入,幼儿也不例外,幼儿绘画其根基在于幼儿对艺术主题的理解,这个理解是基于幼儿的艺术积淀,若没有相应的艺术积累,幼儿的绘画就不可能出彩,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有利条件,让幼儿的生活、学习和绘画体验中逐步积累。 二是充分幼儿绘画中的自由度。绘画虽然往往会给定主题,但并不是将绘画进行框框,相反,应该是围绕这个主题,让幼儿尽情发挥,将幼儿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幼儿与主题进行对话,尽情表达。这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引导,相反,是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是激发出幼儿多向思维的潜力,培养幼儿绘画中的个性发挥和独特理解能力,使得幼儿绘画作品更加充满艺术情趣。 三是锻炼幼儿的感知能力。幼儿的感知是细腻和丰富的,教师应该在绘画教学中着重去架构幼儿直觉和理性之间的桥梁,发挥出幼儿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与外界交流,注重将现代艺术作品与孩子们之间的对话,培养他们的自信力,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分分秒秒都处于一个多维的立体空间中,进一步挖掘幼儿自身的艺术直觉、情绪,从而更加从容、更多形式表达出幼儿内心的艺术情感。

参考文献

[1]许凉凉. 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教育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011 [2]林玉梅. 有效开展绘画教学提升幼儿绘画技能[J]. 美术教育研究,20144 [3]贡畅. 幼儿绘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2

[4]王琦. 论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自主意识[J]. 速读(中旬),20153 [5]陈楚. 在幼儿绘画心理背景下探索幼儿绘画教学策略[J].东方教育2015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a9d5d0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