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后的反思与建议

2023-03-06 22:3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听课后的反思与建议》,欢迎阅读!
课后,反思,建议

听课后的反思与建议

在长期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最大的遗憾就是不会或不愿意利用学生资源。不少老师依然是坚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下来,身心俱疲,但教学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老师之所以不会或不愿意利用学生,主要还是不相信学生,不愿意把时间交给学生,没有把学生看作是老师的助手,其根本原因还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在这些老师的心目中,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和记者,只要认真听课,老老实实做笔记就可以了。结果,把大部分学生都晾在一边,严重浪费了学生的宝贵资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浪费学生资源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的基础知识讲授: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本来是完全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来回答或表达的,但老师还是喜欢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讲,结果让学生无事可干或无话可说。

建议:对于基础性知识(如定理、定义、基本概念等),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前预习中通过简单的阅读与理解后解决问题,课堂上只需要通过简单、快速的练习检查(或检测)就可以了。

2.过早的干预叫停:在答案反馈过程中,当老师发现第一个学生回答有误或不完整时,老师没有足够的耐性或智慧来让其他学生作补充性回答,而是马上干预叫停,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或作过分的补充,结果让被提问的学生感到非常难堪,与此同时也剥夺了其他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建议:在答案反馈时,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参


与这项活动 。当一个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应马上让其他学生来纠正或补充。在确认多数学生都无法解答时,才进行干预纠正、解释或补充。

3.过多的包办代替:学生在答案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到黑板来展示答题过程,而是喜欢代替学生在黑板上作答,是就出现了学生边说老师边代写的现象。老师之所以这样做其理由是一方面可以省点时间,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表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不要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

建议:在答题过程展示这一环节,应直接让学生到黑板上完成答题过程。一是有利于真实暴露学生答题的误区以及规范性问题,是有利于及时提醒其他学生避免出现相同的失误,三是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机会去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

4.过分单一的展示:一节课下来,在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中只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而其他学生只是在当观众看热闹,没有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各自的展示和充分的互动,一节课的关注点好像只是几个学生,把其他学生都闲置起来。

建议:课堂应该是所有学生共享的课堂,而并非是个别学生的专用场所。老师要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与分享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充分讨论、交流、互评与展示,然后才派几个小组代表到黑板展示。如果展示过程中有不当之处,再让其他学习小组的学生来补充或纠正,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展示范围。 事实上,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再是若干年前老师想象中的学生。他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baa6d3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