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惠崇春江晚景》

2022-07-25 06: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景诗——《惠崇春江晚景》》,欢迎阅读!
春江,晚景,写景

写景诗——《惠崇春江晚景》



写景诗——《惠崇春江晚景》写景诗——《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简介

(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 ,谥号文忠,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 文忠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祐二(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 乌台诗案 ,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

1




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三苏 与汉末 父子 (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 》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惠崇春江晚景》简介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 九诗僧 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 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 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

2




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 春到人间草木知 的诗 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c4b48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