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西江月

2022-04-26 03:1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西江月》,欢迎阅读!
西江月,古诗文,诵读,中华,语文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1、西江月:词牌名

2、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yn)山县。

3、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4、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5、蝉:蝉鸣声。

6、时:往日。

7、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8、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9、见(xiàn:同现,显现,出现。 10、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11、丰年:丰收的年景年:年景。 12、听取:听到。 13、天外:天边

14、溪桥:小溪上的桥头。

15、稻花,是指稻子开的花,一般于夏季开




【译文】

月光升上树枝,惊动喜鹊飞离枝头。清风习习,入夜,蝉声不断传来。空气中飘着稻花的清香,人们讨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青蛙的叫声。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林间小雨微洒,曾经熟悉的茅舍小店,仍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枝边,忽然山路一转,曾经熟悉的小溪、溪桥显现在眼前。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c77b9f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