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申克的救赎》结构

2022-12-16 19:2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肖申克的救赎》结构》,欢迎阅读!
申克,结构,谈《肖

浅谈《肖申克的救赎》叙事结构

08广电 张小杰 2008012544

拍摄于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在第二年输给了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的《阿甘正传》。虽然它没有征服评委,很遗憾地与奖项擦肩而过,但是它却征服了广大的影迷,更是在后续的系列评选中牢牢地占据着榜单前列的位子。不禁让人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不过既然能够与获奖的《阿甘正传》一决高下,这本身就说明了《肖申克的救赎》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亮点。在我看来他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他的普通戏剧性结构的不普通运用

戏剧性结构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叙事结构。这种源于小说剧情发展模式的叙事结构已经为太多的影片所采用。它对时间因素的高度重视使得受众更为轻易的接受、理解影片的情节,进而明白导演试图表现的主题。因为这种结构在大量小说、影片的运用,较之非戏剧性结构,它就显得更为的普通甚至说“老土”

正所谓“不管是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戏剧性结构方式虽然更为陈旧,但是单单更能为大众所接受这一点就会让它永远不被淘汰。影片申克的救赎用这种方式,以老犯人瑞德的口吻,描述了主角安迪入狱前、狱中情况、逃狱、出狱后美好生活四个过程的点点滴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时间的线性和动作的连贯性来组接镜头。那么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叙事结构为什么又说它不普通呢。

A:影片开头的插叙表现手法

影片以安迪发现妻子“出轨”坐在车上拿出手枪伤心地在纠结着要不要杀死她们开头。紧接着画面转为安迪在法庭上接受法官、律师的审问。再而画面又转回安迪往自己的左轮手枪里嵌入子弹(此时的画外音为安迪陈诉自


己喝醉了,自己也不确定停下来等她们的原因)如此镜头画面多次反复切换,既营造了紧张、惊悚的氛围,还给观众设置了一个悬念:安迪酒醉不清醒后究竟有没有杀人?法庭受审这一过程的线性时间被数次打乱,直到安迪闭上绝望的眼镜,审判长决定他人命运的一锤定音,安迪最终进了监狱。时间顺序才得以扭转。

B:独特而又经典的第三人称视点

前面再说整部影片的戏剧性结构就提到,影片是以瑞德这一故事参与者的回忆为线索的。在整个剧情发展过程中,大量运用了瑞德的画外音。可以说画外音的解说使得瑞德超脱了剧中角色的身份,他就像一个讲解员一样,完全以一个旁观者的全新角色,向观众直接地及时地讲诉画面中的内容,甚至他所讲述的话语至少在思想上已经超脱与画外。这在安迪第一次与警长较量并且胜利地为狱友赢得三瓶啤酒的奖励桥段中得到了有力的体现。活干完了,一群犯人静静地在屋顶上享受着冰镇的啤酒,烈日照耀下,被晒了满脸通红的脸上洋溢的是灿烂的笑脸。屋顶与天空的距离被画面无限的缩减。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他们在自己的屋顶上劳动、休息、享受。以上我所有对画面的形容都不及瑞德这个旁观者的一句话——“那一刻我们坐在春光下喝着啤酒,就像自由人修理自家的屋顶一样,我们是万物之主”——来的更为精辟。这简短的一句话其实也是肖申克监狱里犯人们第一次感受到自由的表达。而这一点是画面所无法表现的,更不是画面中的现场声所能表现的。

瑞德以一个旁观者的视点,屏蔽画面现场声,用画外音的形式叙事表现画面内容甚至画面之外的内容,起到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种表现方式在另一处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在影片的01:09,安迪用高音喇叭向囚犯们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导演用了一个摇镜头,高墙内所有犯人都“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fe5954233687e21af45a9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